高丽的局势稳定后,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
赵行点头:“但是人心难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忠诚,还是有变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朱棣轻松地说:“没关系,只要培养人才的体系在,就能不断筛选和培养出新的人才。”
“我看赵大人这次带来的这十位书生,个个都十分出色,不知道能不能割爱,让他们为燕国效力?”
“如果不方便的话,来我的领地服务也行。”
赵行作为大明的户部和军部尚书,朱棣则是大明的藩王,也是燕国的主宰。
人才的调配,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特别是涉及到去燕国,更要慎重考虑。
“这还得看这些书生自己的意愿,人心是最难揣摩的。”
朱棣虽然对赵行带来的书生产生了兴趣,想让他们为燕国工作,但赵行尊重个人的选择,不想强人所难。
朱棣理解赵行的立场,没有再坚持,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突然。
朱棣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认真地对赵行说:“赵大人,我打算把高丽作为基础,一步步把周围的小国家都纳入我们燕国的地图里。”
朱棣心里明白自己的志向不小,但也清楚不能着急。
所以,他计划先从小国家开始,等燕国的势力强大了,再根据国家的力量去考虑更远大的目标。
“燕王你真是高瞻远瞩啊!”赵行十分赞同地说。
其实,要是大明想要让高丽归顺,相比别的国家,遇到的阻碍要小很多。
因为高丽已经当了好几百年的元朝和明朝的附属国,他们的学校教的是中原的文化,穿的衣服也和大明差不多。
说他们害怕强大的,欺负弱小的也不过分。
高丽的各种政策,在长时间的影响下,越来越像中原的风格。
高丽的老百姓大多对大明有好感,很少有人强烈反对,还有不少人巴结讨好。
这么看,让高丽变得更像中原并不是什么难事,这是赵行在高京城走了一遭之后的深刻感受。
……
韩子琪对朱棣的吩咐特别上心,不到两天,他就找到了二十多个心里向着大明而且很有才华的高丽官员。
朱棣让人悄悄查了查韩子琪和他推荐的人,发现大家对他们评价都很好。
于是,朱棣决定把这些能人收为己用,并且很快安排他们在高丽高京的重要岗位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