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觉得郁离是个可怜的,他们更不会做什么。
而且郁离是嫁在本村,离娘家近,就几步路,出嫁的姑娘偶尔回娘家看望爹娘妹妹们,也没人说什么。
郁老大再次拧眉。
他是读书人,多少还带点读书人的清高,行事也是以读书人的规矩来。
这会儿,总算是觉得有些棘手。
最后郁老大道:“娘,这事我知道了,过段日子等我休假,我回去一趟罢。”
有了他这话,郁老太太和郁老三便安心了。
在他们看来,郁老大是读书人,懂的道理多,对付一个小丫头片子十分容易。
其实郁老大并未将郁离放在心上,也没有意识到她现在有多恐怖。
他对郁离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往,是个沉默寡言的,和她娘柳氏一样,只会埋头干活,在家里当牛作马,就算出嫁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如今不过是仗着有点力气,就在娘家耍横,再如何也不过是个小姑娘,尚不足以让他放在眼里。
得知两人刚进城,还没吃午饭,郁老大便请了假,带他们去街上的面馆吃了碗素面,然后带他们回家放粮食。
郁老
太太抱怨道:“老大,你媳妇咋不在?我们刚才过来都没人开门,连口水都没得喝。”
“他们回岳父家了。”郁老大解释道,“下个月,岳父家的谦哥儿要娶媳妇,她带琴娘和敬宗回去看看。”
闻言,郁老太太赶紧道:“这是应该的。”
她的两个孙子跟着陈秀才读书,还指望他们将来能考上秀才,自然是希望两家能够更亲热,走动得更频繁,这也是他们默许陈氏每个月都带孩子来县城住的原因。
陈氏作为出嫁女,娘家侄子要娶媳妇,她回去看看是应该的。
郁老大又说:“等岳父家那边忙完,我再让陈氏带琴娘他们回去。”
郁老太太自是点头,浑然忘记前些天,她还在抱怨陈氏带着小儿子、小女儿一直待在县城不回去。
既然是陈秀才家有事,那不回也没什么。
**
傅闻宵这一病就是好些天。
反反複複地发热,有时候温度极高,好不容易压下来,也是持续低烧。
郁离和周氏自然都没休息好。
两人轮流守着,当然大多时候还是郁离守着的多,为此她连着好几天没有出门,更没有进山里寻摸吃的,只好在家里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