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舟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一次审讯。明明场面很平静,她却有种被压抑的感觉。
穹苍从柜子下面翻出纸笔,静静听何川舟总结今天李凌松的供词、
“他大可以否认、狡辩,但是他承认了。他给我的感觉没有任何的悔意,不是那种犯罪者目空一切的猖狂。而是仿佛知道一切事情,又独立于外的清醒。”何川舟沉声道,“可是在我刚提起妮妮的时候,他好像真的有一些困惑,仿佛他不记得这件事情。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穹苍思忖片刻,自言自语地说了句:“一个能将情绪控制得那么冷静的人,为什么会做出风格如何疯狂的策划?”
违和,是的,是挥之不去的违和感。
李凌松是可以用“实验观察”为理由,去解释自己的任何犯罪行为,然而穹苍找不到他各种行为间的逻辑性。
情感缺失,不代表一个人会容易冲动、思想偏激,甚至有可能恰恰相反,这种特性会铸就出一个极度克制、过分冷静的人。同时文化跟修养,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李凌松作为相关专业领域里的权威人物,彬彬有礼、受人尊重。他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去探究人类这个社会群体的特征,将自己融入进去,又是怎么会突然对“摧毁一个人”这种课题感兴趣呢?
人类的心理,本身就带着自私与脆弱,他不应该是最清楚的吗?
退一步说,如果,他真的在偏激地进行这项学术实验,以他的性格,应该要更加严谨。
选择目标、制定计划、控制变量,等等等等,他都会做到万无一失。
那他就不应该给韩笑寄送自己的手写信。不应该对实验对象,倾注过多的感情。
他应该是以,上帝的视角,旁观的心态,不带任何私心的,欣赏这场人为的命运。
然而不是。
穹苍能感受到幕后人强烈的情绪。
何川舟略微沙哑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李凌松说,他是想知道,一个人离犯罪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这是很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想研究的课题,只不过他相对而言没有道德障碍。”
穹苍听到这句话,大脑反而清明起来。
她闭上眼睛,放缓呼吸,将自己沉浸到一个绝对平静的状态里。
她自认也是个相当理智的人,如果,刨除掉所有的杂念,她现在就站在李凌松的位置,要开始策划这项实验了。
这是值得她追求一生的课题,是她学术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