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满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长歌能够明显看到在刘满仓对面的那个人,脸色变得相当不好看。
那阴沉的脸色,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怒火。
明显对刘满仓说这件事感到不满。
见到这一幕,李长歌将碗里的汤喝进肚,十分舒坦的打了个饱嗝,跟这个时代的人一样,用手抹了把嘴,冲着身边的刘满仓开口来了一句:“没兴趣!”
随后就看到对面那人的脸色和缓了一些。
眼前这人棉袄很新,也打了一些补丁,但明显是刚穿没两年,不像他们的棉袄已经旧得不成样子了。
举手投足间,有种飞扬跋扈的味道。
大概率是家里有点儿小官职的子弟,而且还是刚升上去不久的那种,才会有这种暴发户的心理状态。
养气功夫不足,喜形于色。
但凡有一丁点儿的情绪,全都写在了脸上。
见到李长歌如此识趣。
对面那人放下碗筷,见到刘满仓还要开口劝李长歌一起合作,果断抢先开口,打断刘满仓,道:
“既然他不愿意,那这事儿就算了!”
此刻,刘满仓嘴张到一半,又给合上了。
最后只能选择作罢,不再劝李长歌。
如果李长歌没有猜错的话……
刘满仓他们要做的生意,是有关于借粮凭证的。
就是今年粮食稍微丰收一些,有关部门从农民手中借了一部分粮食,并发放借粮凭证,并许诺给出一定的利息,等到明年可以直接在当地粮食部门兑换。
但有许多农民觉得,这个肯定无法全额兑换。
握在手里肯定会亏本。
至于有关部门许诺的利息,更是想都不要想。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
所以导致这一批借粮凭证被农民找机会卖出去。
让这些借粮凭证在黑市场流转开。
刘满仓他们这些不事生产,整天琢磨着投机倒把的人,目前就是在收购这些借粮凭证,想赚把大的。
根据李长歌在小说剧情里的设计。
刘满仓就是在五个多月后,弄到了一大批的借粮凭证,结果在快要兑换的时候,被合伙人坑了一把。
多年的存款被坑进去不说,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最后是主角出手帮忙。
雪中送炭,彻底收服刘满仓这一大助力。
这种投机倒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