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烫手山芋,三十多日只露了两次面、交代些事情。清了清府中的银库……叫随从赶了三大车沉重的箱子,便再不来了。
于是只有留守的主簿、府丞、和其他的吏员维持着这数十万人口的天下名城的运作——背后自然也少不得城中世家豪门的帮衬。
正是因为知晓这其中的复杂内情,因而当与一批人出现在桃溪路废墟上、开始着手清理龙王庙那一片区域的时候,知晓此事的城门豪门世家皆吃了一惊——这是谁家做的事?可是得了什么人的许可?可是有自家未知晓的大事发生了?
便有人去打听、查探。
最后带回一个消息……
那些是从白鹭洲来的人。
都是神龙教的信徒。
白鹭洲上白鹭镇,白鹭镇中百来户,倒有三百多人都是神龙教的信徒。而野原林附近又零零散散地也有十几个村庄镇子,亦是千把的信众。
这么一千多个人信封神龙教,可不是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转身便去拜别家神的信法。
依着李云心说的,每日两次——不拘什么时候——必然要在有水气的地方,譬如河边、湖边,内陆的,舀一瓢水也可——念两句“神龙教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且再三强调每日两次、不多不少。多了,那浩瀚海螭吻龙太子厌烦要发怒。少了,那龙太子觉得不敬也要发怒。
起先人们嘀咕这龙太子太挑礼、难伺候。但神龙教总会发些小玩意——譬如说写着一些警示话语的草纸、绣着龙头像的小布袋、甚至两三枚号称被龙太子开光的铜钱——
也不是人人都发,只是在每日某个时辰去朝拜的信徒当中挑选几个人,发。
都是些穷苦的渔民、山民、庄稼人。那白鹭镇的人富庶并看不上这些东西,可对于好几年也未必能扯上一块新布料的其他人来说这些小东西已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哪怕觉得厌烦,也总要去瞧瞧的。既然瞧,那么念就念了吧。
慢慢地就发现了好处了。
譬如说你家住野原林中西北边的葱岭,偶尔去白鹭镇用野味换些食盐,却忽然听说了这么个神龙教。反正要隔天往回走、也不急,于是就跟着去南山瞧瞧。
结果领了神龙教的一些小玩意儿、知道了这么个规矩。
回到葱岭之后,某日便舀了水、叨咕这么两句。别人便好奇,问这两句是什么意思。于是将这话的含义说了、将在南山的见闻也说了。
随后再肃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