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初一十五为大朝,五品以下的京官也需得参加。
其余时候,凡是五品以上官员,每三天一次。
需要上朝的日子里,不仅官员们要大早上地爬起来,就连小官家也七早八早地起来,任宫婢给他穿上龙袍,出来听政。
当然了,官家现在年纪尚小,只听不议。
整个朝堂大部分是掌握在摄政王赵允承手中,平时他不在的时候,便由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一同把持朝政。
在赵允承独揽大权之前,宰相姓杨,而赵允承把持朝政之后,能说得上话的老臣子,只剩下三瓜两枣。
如此一来,人人都知道,摄政王是一言堂,敢跟他过不去,那就等着被罢官。
像前宰相杨老一样告老还乡也还罢了,要是像前枢密使一样被推出去午门斩首,那就完了。
这个初一,是小官家赵景暄既期待又忐忑的初一。
早朝上,他头戴金冠,正襟危坐,频频望向自个的九皇叔。
而那黑袍金冠的摄政王,站在下首,位列武官第一。
此时他面色威严,眉宇冷峻,只顾着和大臣们商讨政事,并没有注意自个的皇侄在做什么。
说是商讨,其实不过是各官员把政事汇报,凭摄政王做个定夺。
若是旁人有别的意见,倒也不是不能说,先提着脑袋再说。
朝上提到两浙巡抚案,小官家的寒毛立刻竖立了起来,真真是如坐针毡,惶恐不安。
幸而最终躲过一劫,没曾提及崔氏流放崖州一事。
小官家过了这个坎儿才放松下来。
每逢初一十五,政务繁忙,没有一个时辰,早朝定不会散的。
赵景暄年纪尚小,早上又起得早,坐了一个时辰便有些犯困,直想打盹儿。
为了不让自己打盹,他偷偷掐破了自己的掌心,努力睁开眼睛。
觉得痛便不会困了。
早朝散后,福宁宫。
小官家刚换下龙袍,一身黑衣的男人便踏了进来,带着一股凌冽的劲风。
那人,正是小官家刚才想留又不敢开口留的人,摄政王赵允承。
“九皇叔?”赵景暄一阵兵荒马乱,但很快又绷起个小脸,保持严肃,因为他是天子,不能把自己所想溢于言表,于是,只得眼巴巴地望着赵允承。
脸上看不出情绪的摄政王,长眉入鬓,俊美逼人,眉宇间还透着骨子邪气。
面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