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生接下来的一步,是要把定边县城变成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城市。
但要做成这件事,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因此,他把县里幸存的官吏都找到县衙里开会。
“诸位,兵灾已经过去,既然本县已经到任,县里的工作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我初来乍到,并不了解定边的情况,大家有什么想法,踊跃提出意见哈。”陈长生对这一众小吏说道。
“大人,定边遭受如此大的毁坏,本县的百姓尚不知任何度过冬季,现如今又进来这么多流民。。。。。。”
“是啊,大人,县里最缺的是粮食啊。如果没有外进的粮食,县里就会饿死人,要出大乱的。”
这些官吏大部分都对陈长生放大批流民入城表示了担忧和反对。
“我征求你们的意见呢,其实就是客气客气。三个月之内,我会让定远恢复到战前的人口,三年内,我会让定远成为比威远还要壮丽的一座大城。到时候,我定远将成为西北第一城。愿意留下来跟我一起干呢,我就给他发双倍粮饷,不愿意跟我的呢,那就请离开,给别人让位置。”陈长生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些官吏。
“这。。。。。。。我等愿意听从大人差遣。”这些官吏见陈长生变脸比翻书还快,面面相觑。最终还是为五斗米折了腰。
毕竟,他们也听抚远同僚说过,陈长生不拖欠公务猿工资。虽然看不惯陈长生的铁腕手段,又觉得陈长生对定远前景画的饼太大,但这些小吏又没有机会干上县令县丞这样的高干,自家老小,还得吃饭。
有这些熟悉县里情况,又有专业能力的官吏,陈长生如虎添翼。
他先发了他们半个月的工钱,让这些官吏统计县里现存人口,房屋,田地,店铺的情况,并在七日内汇报给他。完成这项任务,再领一个月的饷银。
接着,让邢亮带士兵开始拆掉那些被毁坏的房屋,又让新来城里和那些下到乡村里的民团伐木采石,运往城里,准备重新规划和建设定边县城。
按照他的想法,县内房屋要拆除一半,然后在县城内建一条商业街道。街道两边是二层或者三层建筑。一层商服,二层住人。
节省出来的土地就可以建设工厂。
县里要富,光靠农业肯定不行。
大梁和匈奴既然和解通商,以后两国一准有贸易来往。
匈奴最想买大梁的什么货物?
陈长生相信不是粮食,也不是精细的手工业制品。而是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