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九字。‘仁’者,仁爱,仁以处人,有序和谐;……”
贾琮跪于地上谦逊地聆听着老师教诲,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便是这九个字。
老师讲完,端起茶小饮了一口。先前那位年长的学生朗声道:
“礼成!恭喜小师弟!”
这时,先前端茶的少年扶起贾琮道:“小师叔,可以起来了。”贾琮起身,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长三、四岁的少年惊讶地问道:“师叔?”
“哈哈哈”,年长的师兄笑道:“他是老师最年幼的孙子李维常,字博远,自然称你师叔。”
“博远,为你小师叔介绍下他诸位师兄吧。”老师吩咐道。
于是在博远的引荐下,贾琮与诸位师兄一一相见,按长幼顺序这五位在京的师兄最年长的就是礼部右侍郎柳谦,字进益;
内阁大臣左机,字士衡;工部左侍郎黄巩,字子固;刑部尚书方子庭,字子正;户部郎中顾夙夜,字朝夕。
与诸师兄见完礼,最年长的柳师兄递给贾琮一卷手札道:
“小师弟,初次见面,这是师兄给你的见面礼。”
贾琮谢过柳师兄打开一看,是唐末杨凝式的《韭花帖》,上面还有历代多位名人鉴赏留下的印章、注文,竟是原稿、真迹。
《韭花帖》乃是杨凝式的代表作,记述了他午睡醒来,饥肠辘辘,恰遇友人馈赠韭花,可口美味,遂执笔以示谢意。
此帖布局疏朗大气,用笔率性洒脱,惬意的心情溢于言表,因美食和友谊而写的手札成为了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
贾琮忙道:“柳师兄,此礼太过贵重,琮不敢收。”
“哈哈哈!”众师兄大笑。贾琮茫然地看向众人,又求助的看向老师,老师笑而不语。
众人见贾琮莫名的样子,更觉好笑。大家玩笑了一阵,左师兄说道:
“小师弟,贾七郎,你别被进益师兄骗了,此帖确实很像真迹,其实为临摹本,不过也是出自大师之手,方才临摹的如此像了。”
“原来是高仿。”贾琮笑道,被跟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师兄们捉弄了,也不恼。
接下来贾琮分别从左师兄那里得了个黄铜小烟炉;黄师兄那儿得了一副骏马图;
方师兄送了北宋张靖撰所着的《棋经十三篇》,顾师兄则直接送了块白玉镂空玉佩。
贾琮一一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