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那封和离书,拂袖而去。
周檀突然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便常见曲悠的背影。
她虽聪慧狡黠,但理智、淡静,不想跟他说话的时候就会转身离开,从来不多废一句口舌。
“算我白为周大人担心,此案毕后,我便如大人所愿,印章和离。”
周檀低低地笑了一声,感觉喉头微腥,有隐约血气。
曲悠负气一般离开了书斋。
她其实并没有想明白自己今日为何要来,周檀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自有理由,根本不需要她多操心。从前每一次都是这样,她揣着无妄的期待跑来问一句,得到的都是实话——周檀从没在她面前伪装过自己的心术。
可是她在每一次听见对周檀的评价时,都会产生为他鸣一句不平的冲动。
不该如此,不该如此。
曲悠停下脚步的时候,发现自己站在了刑部后堂那架屏风之前。
白雪先生以朱红笔墨耐心回应了在上面写字的每一个人,有人抱怨世道不公,他便写“举世皆浊,亦要自清”;有人倾诉母亲生病,他便写“虔颂令母,盼不日安泰如昔,神佛自佑善人”。
曲悠觉得,她似乎理解了第一日在此时,那个刑部侍卫对她说的“三言两语告慰人心”是何意思,这白雪先生才高不傲,只是读着这些平静温柔的言语,似乎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安抚。
她略一迟疑,提笔在第二扇屏风的偏僻角落写了一句。
“历史浩如烟海,如何窥见人之真实?”
写完了曲悠又不禁失笑,困扰史学界的千古难题不外如是,有什么问的必要?
她直起身来打算离开,却意外瞥见白雪先生在她补过结尾的那首诗之后又写了一句。
残生鄙薄徒见日,当日她补了一句,可归南田早荷锄。
而白雪先生在她补的最后一句一侧写了他原本想写的结尾。
——吞声老病哭穷途。
能为三春听白雪,不复德音笑姑苏。
残生鄙薄徒见日,吞声老病哭穷途。
他竟是这么想的。
曲悠在屏风前驻足良久。
先生如白雪,能慰他人心,为何慰不了自己呢?
*
此后几日曲悠没有出府,一则是懒,二则是市井流言颇多,她也不愿意听了自求烦恼。
她与周檀分院别居,白日里睡到日上三竿,午间来兴趣便亲自下厨,没兴趣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