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颂一步步地列出计算步骤,等到求出答案,他竟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大半年没接触高数题,满脑子之乎者也,重新捡起这些还真有点不习惯。
解题完毕,“崔颂”收起练习册,从包里取出一本《太公六韬》,开始为崔颂恶补古代兵法。
崔颂:……我是谁?我在何方?为什么我的眼前有东西在转?
尽管“崔颂”的解说妙趣横生,语言用的浅白而精辟,可在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想要一下子上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崔颂”也明白这点,因此在讲完一小节后,加了了几个小故事,帮助对方理解。而后不再继续,留一点时间给崔颂消化。
等到饭店的服务员端上甜品,“崔颂”看了看手表:“也该是你梦醒的时候了,走之前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们古代都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祭祖。”“崔颂”在崔颂略带黑气的目光中,慢条斯理地勺了一块松糕布丁,“九为阳数,双九是个好日子,适合大吃一顿庆祝一下。”
想到这几日的野菜大餐,崔颂觉得前途无亮。
“所以你就过来庆祝了?”
“不。只是听说这家的饭比较好吃,所以过来体验一下。”“崔颂”放下餐勺,餮足地往长椅上一靠。等到空气中的温度明显下降了许多,他举手作投降状,“好了我不再刺激你了……还有别的要问么?”
“你的仇家是谁?”
“……嗯?”明澈的凤眼微微睁大,“崔颂”一字一顿地重复他的话,语气中夹着浅浅的不解,“我的仇家?”
崔颂将前两次被刺杀的事据实相告。顺便说了毁琴一事。
“身外之物,何须在意。”“崔颂”对他砍琴一事并无微词,甚至为他的机变露出了少许赞扬之色。而后,他神情凝肃,认真回忆片刻,十分肯定地道:“颂不曾与人结仇。”
如果原主不曾招惹仇家,那两次的刺杀又是怎么回事?
不管两次遇上的刺客是不是同一个人,从他们的行事作风看,都是训练有素的死士,下手毫无保留,显然是想置他于死地。
若非深仇大恨,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截杀究竟从何而来?
“人无伤虎意,虎有吞人心。颂不曾与人结仇,却未必不会有人对颂心生暗怨。”
“何解?”
“打个比方,”因为正经对话不自觉切入文言模式的“崔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