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的大房子地基挖好了,开始用石头打地基。以前村里修房子都是全村齐动手,倒是不用请专业的砖瓦工。
就是这边多雨,泥胚干的太慢,只能在泥胚的地方搭了雨棚子。修好了房子,搭炕、搭火墙,都是要用的。
天气越来越冷了,尤其住草棚子,晚上更冷。幸亏大家手里分到了银子,买了棉花,做了被褥、棉衣,还不至于现在就挨冻。
因为活儿要一起干,大家还是在一起吃大锅饭。吃过饭以后,大家会按照惯例聊上几句,总结一下一天的活儿,布置一下明天的事儿。
东春雷还惦记着想让东溟子煜考科举的事,希冀地看着他道:“四儿啊,这些活儿他们干就行,你什么时候念书考试啊?”
很多人就七嘴八舌地附和道:“是啊,咱们怎么也得有个秀才,不然总感觉都被他们压一头。”
钱老太也殷殷地望着东溟子煜,她的四儿是很聪明的,当年念书总被先生夸有天赋,读书读的好,只因家里穷,没供下去。
现在大家手里有些银子,还有一张虎皮没卖呢,怎么也能供上几年。
东溟子煜道:“我连个童生都不是,即便是一路顺利,每次都得中,也得七、八年。走科举这条路太慢了,如今是乱世,若是从军最易建功立业……”
“不行!”钱老太没等他说完,就嚎了出来,“我们苦心巴力的逃出来,除了活不下去,不就是怕抓壮丁吗?好不容易逃出来,你还要去从军?”
东老爷子也道:“我也不同意!”
钱老太见东溟子煜不动声色,声音就带着哭腔了:“你要是再动这心思,老娘就死给你看!”
上官若离忙捅了东溟子煜的腰一下。
东溟子煜忙道:“娘,我就这么一说,没打算去从军。咱们还没站稳脚跟,我走了,你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