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都是大量开采矿石,取出红色部分砸成碎末,然后提炼成水银。
现在能买到的朱砂串基本上都是朱砂粉加上黏土和胶水做的,很少有朱砂原石,路边或者商场里按克卖的朱砂,进货价不会超过三十元,单位是条。
我不知道古代的朱砂矿啥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去错了地方,通过走访几个村子,现在的朱砂矿石含朱砂量很少,西瓜大小的矿石上能有一条小拇指粗细的红色纹路都算是含量高的了。
红色纹路里也不全是朱砂,是朱砂和其他矿物混合的。
我觉得以这种朱砂含量来说,当年巴寡妇清的家族得有一大片采矿区,我们去的这几个地方,确实不够规模。
作文比赛虽然没给我带来预期的效果,却让我有了新的思路。
那些高频出现的地名都是山里的村子,这些村子的地形有个共同点,村子附近有很多梯田。
这些梯田有的都延伸到了乌江边。
其中有几个村子的两侧都是梯田,一左一右,中间隔着大山。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身高几十公里的巨人躺在山里面,脚却泡在乌江上面,那两条腿就是梯田的位置,虽然也是在山上,但和周围地形有明显的差异,矮了一大截。
没错,这些梯田原来是路,运输朱砂的路,我不确定古人是运输矿石还是运输取出来的朱砂,但以这边的地形条件来说,肯定要走水路。
如果没有地质灾害,这种路的形状会一直保留,两千年前的秦直道用到现在还能看出轮廓。
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了地形图上,找那种从山里面延伸到乌江的通道,此时树木丛生,早就看不出通道原有的样貌,我只需要找群山中找起伏不大,地势平坦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