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主意更是让十几个官员茅塞顿开,东西好了如果不做好宣传,好货也会被当成歹货来卖。
更有几个官员在偷偷议论:“看来今年年底,我们青州的政绩不会再排在最后一位了。”
“没准再过两年,还可以排到前面几位去。”
十几个大人临走的时候,任谁都没有提意见,这粉那么好吃,还那么韧,他们还真的挑不出刺来。
但是都知道颜家、陈家是立了大功了,只怕以后青州郡因为这段时间来的发现,几年后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不一定。
反正他们不会亏,没准还可以升官都不一定。
再下去也有的大人们忙了,春耕马上开始,那是得马上从其他州郡调配红薯、土豆种子,他们把主要精力要放在如何动员百姓种植上。
只有保证了红薯、土豆的产量,红薯粉的作坊才能建起来,当然连贯的肯定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在这点上,黎大人他们是有信心的,只要官衙发布公告,告诉他们以后种出来的果实官府全部收购,不怕百姓们不积极。
再到以后,就是建作坊生产薯粉和销售的事了。
不过还没迈进那个破旧的四合院,所有人又开始捂起了鼻子,从开始试验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天,不少薯渣都没有搬出去,有的堆在门口,有的还在院里,早就有了味道。
由于又跟颜奶奶多说了几句话,黎大人和陈继昌走在官员们的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