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完)(2 / 2)

🎁美女直播

鸿,大也;胪,传声也。鸿胪本意为大声传赞,引导为礼节之意。

如杜勒这等外国使者进京都要先去鸿胪寺报备,然后由鸿胪寺层层递报,快一些的几天,慢一些的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见到大燕皇帝。

往大燕朝圣这个事杜勒是第一次,但是格萨使臣不是第一次。

“大人,我等此次入京大概何时能见到陛下?”格萨使臣递了一个银袋子给鸿胪寺官员。

鸿胪寺官员倒是也没拒绝,收下钱后说道:“按照流程应当是半个月后,不过具体还要看你们来大燕的具体意图。”

“可是能见到大燕陛下?”格萨使臣连忙问道。

鸿胪寺官员摆摆手:“陛下如今将接待使臣的事情都交给了太女,你们先觐见太女殿下,能否见到陛下还要看太女殿下的决断。”

天授帝立太女的事情早就已经传遍诸国,格萨使臣也没有觉得意外,毕竟这种事情之前大燕也会经常交给储君打理。

“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见到太女殿下吗?”格萨使臣问道,半个月见到太女也太久了。

鸿胪寺官员道:“这就要看你们各自的手段了。”他摆摆手,这些外族官员有门路的自己找门路,他自己都见不到太女呢。

等到鸿胪寺官员离开,旁边的格萨使臣正想和旁边的杜勒说话,就遇到一个熟人和自己打招呼。

“伊本,好

久不见。”一个也是西域打扮的中年男子和格萨使臣打着招呼。

伊本也就是格萨使臣皱了皱眉,但还是上前寒暄道:“布德,你也是来大燕朝贡?”

布德看了看伊本,又看了看他旁边的杜勒,洋洋得意道:“我们王后是大燕的公主,王后故土难舍,得王上允许,特让王后带王子回大燕京都朝拜。”也就是说他们是陪王后回娘家,和他们这些来朝贡的人不一样。

这一副骄傲的样子也让伊本很是讨厌,他们格萨和吐蕃是邻居,格萨是小国吐蕃是大国,可是吐蕃也是这些年才壮大的,生活条件的恶劣还比不上他们格萨,就因为他们三十多年前娶到了大燕公主,现在国力强盛了太多,来大燕朝拜比他们的待遇也好太多。

看着伊本脸色难堪,布德高兴得走了,他们吐蕃和大燕是姻亲,自然不是这些小国能比的。

等到布德走了,杜勒才问道:“王后?他们娶大燕公主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吧,这大燕公主还没死呢?吐蕃赞普立了大燕公主为王后吗?”他若是记得没错,这位吐蕃又不是大燕,妻子只能是一位,吐蕃赞普的妻子应该很多,大燕公主只是其中一个。

“他们娶的是大燕的德庆公主,如今的陛下继位后还册封这位公主为长公主,吐蕃赞普也是瞧着大燕国力日益强盛,才学了燕人的规矩,搞了一个所谓的王后出来。”伊本说道,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讨大燕皇帝开心。

“所以您如果真的能求娶一个大燕公主回国,咱们日后或可像吐蕃一样强大。”伊本想着自己带来的五千金,也不知道能不能求一个大燕公主回国。

杜勒这些日子在大燕看到的见到的也让他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骄傲,从原本的求娶宗室女改成求一个大燕女子回京就好,就算这女子是宫女只要顶着大燕公主的名号就好。

东宫

一身蟠龙纹服的少女正在和一个满头银丝的女子说话。

“公主快尝尝,这是岭南新进贡的荔枝。”太女面色温和,容貌秀丽,仿佛是一块温润的美玉,京中朝臣见到太女都会感叹其和年轻时的天授帝十分相像,这种像不是容貌而是气质和处事手段。

不过这也不奇怪,太女是天授帝一手教导出来的储君,自然应该和天授帝相似。

满头银丝的德庆长公主见到这荔枝恍如隔世,眼中的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孤听说公主最爱荔枝,这是岭南新培育的品种,姑母尝尝可还喜欢?”太女将手帕递给了德庆长公主安慰道,“陛下说了,若您愿意可以在京安享晚年。”

德庆长公主听到这话又惊又喜,等再次向太女确认自己可以回京后,泪水再次涌出。

好不容易平复情绪后,德庆长公主剥了一个荔枝放在自己嘴里:“好甜,比我当年在京都吃到的还甜。”她已经好几十年没吃过荔枝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荔枝的味道,可今日这荔枝一入口中,她年幼时的记忆不自觉地涌现在脑海中,她记得自己母亲拿着宫中赏赐的荔枝逗自己开心时的样子。

可是后来她父亲早逝无人庇护被祖父献给了建中帝为和亲公主,她是宗室女,但她父亲是庶子,不被祖父重视,最后被推了出去,祖父用她来邀宠建中帝,被封了郡王。

可是她的苦日子却来了。

如若不是她想得开,恐怕早早就去了,连被立为唯一的正妻的这个机会都没有。

异族和亲的日子太苦了,直到陛下当政,大燕国力强盛她才有了好日子过。

太女也对德庆长公主也很佩服,这位是和亲公主中为数不多的高寿之人,据她所知很多和亲公主在异族都活不过十年。

等安抚了这位和亲公主后,太女拿着格萨的求亲国书进了宫。

勤政殿

太女看着一身气度威严的乔微不禁感叹,祖母和德庆长公主差不多的年纪却看着和德庆长公主是两代人的感觉

,她和祖母站在一起反而更像母女。即便祖母的鬓角已经有一些轻微的皱纹,但这也绝对不影响乔微的气度,反而更添了几分威严。

“大母。”太女对着乔微请安。她已经被过继到祖母膝下,至于她的亲生祖母清河王妃她会称呼对方为阿婆。

乔微放下手中的朱笔,对着太女点了点头:“见过德庆长公主了?”

“长公主受了不少苦。”太女道,“我提了让她回京养老的事情,长公主也愿意,只是担心她的孩子。”

“可以让他们入国子监当监生。”乔微说道,这是她对和亲公主的礼遇。

太女点点头:“想来这也是吐蕃赞普让儿子来京的本意,我们也可借此机会汉化吐蕃。”

乔微很欣慰太女能够想到此处。

太女又将求亲国书递给了乔微。

“加上格萨,已经是第十个求亲的国家了。”太女道。

乔微看都没看这国书,对着太女问道:“你意欲如何?”

太女想了想道:“我大燕公主尊贵,想要求娶必须要付出诚意。”

乔微笑着看向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孩子,这姑娘确实比她母亲好太多,想到安国公主一听到和亲就跳脚的样子,乔微就忍不住想笑。

“若要求娶我大燕公主,需尊我大燕礼节为驸马都尉,对我大燕称臣,我大燕公主必须是唯一的正妻,公主之子为嫡子为储君。”太女想了想道,“而且也不是谁求娶我们就嫁,要看他们的诚意。”诚意是什么?自然是看这些国家能出得起多少聘礼了,简单来说他们能送给大燕多少利益。

“你不怕朝野骂你逼迫女子和亲?”乔微笑着问道。

太女看着乔微道:“有志向的姑娘太多了,前些天我入宫的时候就听到宫学里的姑娘说若要为和亲公主必要当第二个大母。”有大燕在背后撑腰,和亲公主完全可以从文化开始一步步影响一国政治,而且一国王后的名头还是很吸引人的。

德庆长公主和亲是去受苦的,如今大燕公主和亲那是去争权夺利和驯化夷狄去的,她选出的和亲公主都是野心勃勃的政客,不是普通女子。

“为了不委屈公主,凡求亲之国必须要学我大燕礼仪。”太女又道,汉化是一个过程,要从礼仪文明到血脉一点点驯化。

乔微对着太女笑道:“大燕有女子愿意和亲吗?”

太女答道:“有很多,一国王后是很大的诱惑。”

“一定要是自愿,晚年都可归国,而且要为她们立碑著传,她们回国后若是想要入朝为官也可。”乔微道。

太女点点头:“若是我大燕公主被害而亡,我大燕铁骑必当踏平此国。”

“而且我大燕公主和亲要带三千兵士进驻此国。”驻兵才是附属国是她最重要的意图之一。

其实更准确来说,她派去的不是和亲公主,而是教化的官员,是执行大燕国策的重臣。

正如太女所料,愿意当和亲公主的女子有很多,比如宫学里的宫女,书院里那些普通人家出身但有野心的姑娘,从宫女和民女一步成为公主和王后,更重要的是她们不觉得自己和亲很委屈,她们很多人都将和亲当作自己的政治踏板。

史书记载,天授帝之后的和亲公主个个都是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这些公主在和亲的国家里办学堂传播大燕礼仪和知识,被当地人称为“上主”,意为上国的公主,又被称为文明的使者。

这些和亲公主靠着大燕的威望和国王共同执政,还有很多甚至架空了国王,是为真正的政治家,更是在归国后为官,还有许多成为大燕宰辅。

百余年的驯化,让大燕的版图再次扩大,史书称此次和亲为大燕不出鞘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