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挺胸的白袍小将一秒蔫儿了,甚至还挺心虚——宿主和小将军的婚事早就说好了的,可别因为自己这一冒失,惹得穆将军推迟婚期啊。
好在并没有,穆将军答应得还挺爽快,谁让穆靖安比楚询大了足足五岁,早到了嫁人的年纪。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北州战事吃紧,虽然穆将军上不了战场,但也不能在此时离开。否则别人不会理解他是回去给女儿送嫁,只会觉得他闻战而逃,损了自身威望不说,更是打击士气。
就这样,事情在长辈那里过了明路。再加上如今社稷重建,楚京朝堂上已经源源不断涌入了各种人才,再不会出现满京城找不到一个靠谱人算吉日的情况。
大婚的日子很快敲定,就定在了正月十二,宜嫁娶。
算算日子,还有不到三个月,筹备的时间略微紧促,但好在穆靖安已经“说服”楚询将大婚的典礼从简。如此加紧些忙碌,倒也来得及准备。
楚询对此还是挺满意的,这时间比她预想中要早不少了,她简直迫不及待。
两个当事人接受良好,甚至因为有一群臣属帮忙筹备婚事,早期除了量体裁衣并不需要过多参与。因此她们日子照常过,楚询已经孜孜不倦的处理政务,穆靖安也没少往新兵营跑。
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新凑齐的礼部为了这事整个部门都忙碌了起来,偏偏皇帝的招贤令还在不断发挥作用,需要他们进行第一步的考核。于是本该清闲的礼部一下子忙成了狗,各个加班到深夜,就连楚询都不好意思多发了一批赏赐。
这也就罢了,礼部毕竟是职责所在,或早或晚都有这一回。其他人却也不能置身事外,至少皇帝大婚这样要紧的日子,群臣也该献上各自的礼物。
这是成例,就算人情世故也不能免这一遭,然而有个问题是某些人很穷,送不起礼。
楚询手下因招贤令招纳而来的人才,至少有一半是寒门出身,读书就已经很费劲了,给皇帝送礼当然拿不出更多钱来。女官这边稍好一些,毕竟能读书识字的女郎,家中大多还算富裕。而且这女儿好不容易有出息当了官,家里当然也不会吝惜这一点花费。
唯二的例外,就是女官中文武两个领头人了。吴娇娘不必说,她基本上就是被楚穆二人捡回来的,因为力气大吃得多,从前连填饱自己的肚子都难,可想而知没什么家底。到后来好不容易当了将军,偶尔带兵征讨,但也都是小打小闹,真有大的缴获也全部上交了。
郭薇则不同,郭家原本也是有些家底的,可惜她爹一番造作,丢了命不说,家底也早就赔得干干净净了。要不是她眼光好及时投靠了穆小将军,这会儿还不知在哪儿挖野菜呢。
两人齐聚一堂,两人面面相觑,当官之后头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贫穷。
郭薇和吴娇娘对视半晌,最后往后一倒靠在椅背上,摆烂了:“算了,除了贪赃枉法,我也想不到什么能快速赚钱的法子。倒是陛下曾经夸过我的字,不然我就写一副百年好合送给她们算了,毕竟礼轻情意重,想来陛下和小将军也不会责怪。”
吴娇娘一听就急了,身子猛地前倾:“那我怎么办?我才刚跟着你认了几个字,连笔都还没摸过几次,哪里能拿来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