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派人把王元也叫回来,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胡先生也已经知道了事情始末。
王元回来时袍脚还沾着泥,也没时间去换,进门便问道:“何事这般着急,将老夫唤回来?”
胡先生罕见的脸色凝重,三言两语又将事情说了一遍。饶是王元沉稳老练,听完这些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曾统管户部,更清楚北州军屯养不活北州军,朝廷每年都的分拨大批粮饷过去。只是后来朝政糜烂,他也远离了朝堂,因此根本不知道曹新连皇帝都杀了,居然还养着北州军!
话又说回来,大概也是因此,楚国国库虽空空如也,曹氏的家底也没见得比崔氏更厚。而当初曹氏那么干脆的舍弃楚京,也未必没有投奔北州军,以图东山再起的可能。
只可惜,曹氏在楚询这个复仇者的报复下基本死绝了,北州军的事也随他们暂时被掩埋了。
此刻终于轮到楚询头疼,她无奈又不解的看着众人:“北州乃是楚国门户,不容有失。北州的军屯养不起大军,他们既然知道曹氏覆灭,楚京又落回了楚氏后人手中,为什么连封求援的书信都没送回来?难道是我的名声太不可靠,还是他们当真已经投效了曹氏,所以不敢?!”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她们都不是北州军的统帅,也不了解对方。
****************************************************************
北州距离楚京颇为遥远,一时半会儿想要弄清北州情况是不可能的。而在得知北州隐患之后,楚询等人也做不到视而不见,商议一番,最终得出了两样章程。
一来得派人去北州看看具体情况。比如胡人今岁是否犯边,北州有无战事。又比如北州这半年来的粮草如何解决的,如今是否缺粮。再比如北州军统帅接下来是何打算。是只顾着御敌于国门之外,还是生出了野心想要自立,亦或者想要寻个明主投靠减轻压力?
二来楚询称帝的事,等不及皇宫修门面,必须得提前了。这归根结底还是个正统性的问题,一旦楚询称帝,她就能名正言顺的向北州发出诏令,到时候也能轻易看出对方态度。只要北州军不是野心勃勃,顺势接下楚询的诏令,之后她就能名正言顺的让淘宝去边关送粮了。
当然,如果北州军当真接受了楚询称帝后的诏令,这对于她们来说也将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股不小势力的投诚,势必会起到带头作用,许多小势力恐怕会随之投效。
如此能省她们不少功夫,双方也能少许多死伤。
思来想去,楚询干脆拍板,只要把皇宫的外墙先修了就成,里面的宫殿暂时不管了。反正普通百姓也进不了皇宫,面上看的过去就行。至于宫门里破破烂烂什么的,左右能进皇宫的都是自己人,只要大家忍一忍别当面嘲笑她,她也不是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