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靖安确实看得挺累,除了字小之外,这书上的字于她而言还是缺胳膊少腿。虽然大部分的简体字她也能认出来,认不出来的结合上下文也能猜到,可这样看书着实是累了些。于是她听劝的放下书,抬手捏了捏鼻梁,又问楚询:“对了,阿询你那支新兵想好取什么名字了吗?”
楚询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闻言瞥了眼穆靖安手里的书,干脆道:“我都是跟着这书上教导训练的,不如就跟着书名叫民兵吧。”
可这名字多少有些奇怪,而且看过书后,穆靖安已经知道民兵的含义了——当然,除了民兵之外,她也从这本书上看出了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人民,比如集体,却偏偏没提帝王将相。她隐约察觉到写书之人所在,应是一个大同世界,也是与她们全然不同的世界。
身为帝王将相中的一员,穆靖安对于自己的身份阶级多少是有些维护的,但读过书的人也都对大同世界有着向往。所以她什么都没说,只提醒楚询不要再将这样的书交给别人看。
而回到现下,穆靖安就觉得民兵这个名字不太合适,她摇了摇头说道:“不太合适,还是另取一个名字吧。我观你给他们准备的盔甲都是黑色,不如还是叫玄甲军吧。”
楚询没什么意见,她自掏腰包给新军准备的盔甲确实都刷了黑漆,叫玄甲军也算贴切。与之相反的是穆靖安的穆家军,之前淘宝送来的那些钢材已经被他们打造成了盔甲武器,这次带来的人马个个都穿上了崭新的盔甲,瞧着银光闪闪,叫声银甲军也行。
她们带出的军队不多,但无论是从装备还是个体素质而言,绝对都是精兵。
这支精兵的体力也很好,在保证食物补充的前提下,行军速度一直很快。她们七月下旬从茂城出发,抵达盟约的枣丘时,恰是八月初五,比约定的时间还要早上三天。
当然,提前三天抵达约定地点并不算什么,因为许多人比她们到得还早。
等楚询和穆靖安率领军队来到约定地点时,就见此地军帐已连绵数十里,但每隔不远就有一面新旗帜,可见来此会盟的势力着实不少。楚询闲的无事数了数,一时间居然没能数清楚到底有多少面旗帜,还是问过系统才知道,此地居然有将旗百余面,有名有姓的势力也有二三十个。
与之相比,楚询和穆靖安不仅来得迟,带来的五千兵马数量也着实不多。不过她们的到来还是引起了不少人注意,原因无他,属于楚询的“楚”字大旗竖起来,总是与众不同的。更何况旁边还有穆靖安的“穆”字旗,旁人一看这组合,也知道来的是谁。
于是她们前脚刚踏入枣丘地界,发表檄文召来这么多人的崔家主崔旻就得到了消息。
当得知穆家军居然只派了五千兵马,就敢带着楚氏遗孤出现在此,崔旻牵动嘴角笑得有些意味深长。不过他看了看恰好相聚议事的各方势力头领,还是主动起身说道:“穆家的小将军带着楚氏后人来了,咱们既是为了替楚氏讨回公道,也当出去迎一迎。诸位与我同去如何?”
自然没人反对。于是楚询第一次见到崔旻,瞧见的就是众人簇拥着他前来,一副威势赫赫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