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他长时间在外征战,原国境地的政务已经堆积如山,等待他去处理。
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希望能够亲自处理这些政务,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分身两地,同时兼顾西汉和原国境地的政务。
正当陈轩为此苦恼不已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找到了他——诸葛亮。
诸葛亮是陈轩的得力助手,一直负责处理原国境地的政务。他看着陈轩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得笑出声来。
“陈轩兄,看你这个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诸葛亮问道。
陈轩叹了口气:“诸葛亮啊,我确实有心事。西汉的政务和原国境地的政务都让我头疼不已。我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闻言笑了笑:“陈轩兄,你何必如此苦恼?你外出征战这么久,原国境地不是也太平无事吗?”
陈轩一愣:“你的意思是……”
诸葛亮微笑着点了点头:“没错,我的意思是你完全可以放心将原国境地的政务交给徐庶处理。”
陈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是想暗示我将原国境地的政务交给徐庶管理?”
诸葛亮看着陈轩,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他轻声说道:“陈轩,你我共事多年,你的心思我岂能不知?”
“将原国境地的政务交于徐庶,既能解决你当前的困境,也是对徐庶能力的一次考验和提升。”
陈轩听后,沉默了片刻。他深知诸葛亮所言非虚,徐庶确实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才。于是,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诸葛亮的建议。
陈轩当下修书一封,详细说明了将原国境地政务交于徐庶管理的决定,并传回了国都。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徐庶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在国都内,徐庶接到陈轩的旨意后,心中激动不已。他明白这是陈轩对自己的信任和重托,也是自己为国家尽忠的机会。
他立刻回书表示不辱使命,定将原国境地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收到徐庶的回书后,陈轩终于安心地开始处理西汉的政事。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日夜勤勉地工作,希望能为西汉的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
就在陈轩忙于政务之际,一份政谱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他翻阅着政谱,发现西汉的百姓竟然苦于灾荒,许多人甚至三天饿九顿。这让陈轩感到十分震惊和痛心。
他立刻叫来闻天,询问灾荒的具体原因。
闻天在陈轩面前汇报完情况后,陈轩陷入了沉思。
西汉的灾荒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他深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闻天,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陈轩看着闻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闻天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陈轩大人,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调查清楚灾荒的具体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