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在墨门最危势的时候挺身而出,使得天下其他各宗无不谈虎色变。
因为他一人的力挽狂澜,因为他一人的背负天下骂名,更是因为他的惊世杀戮,墨门没有在历史的尘埃中消失,没有在各宗的合围下湮灭。
"弱水三千"也有进攻,而且攻势堪称绝世,但那只能称之为"凌厉",毕竟二代祖师创下此套剑法的时候就留了情,没有杀人之心。故而可以很容易看出来,"弱水三千"的某些招式衔接处有很清晰的"让"势。
而"苍穹弑"则不同,它是一套为了杀戮而生的剑法,没有松懈、没有保留、更没有那可笑的怜悯。天下迫你,难道你还要忍吗?
当时的二十七代巨子用这套剑法的出世告诉了世人,他的回答是"不!"
如果你迫我,那么我又何须再忍,如果你要害我,那么我还要那可笑的怜悯作甚?!
于是便有了这"苍穹弑"三字的命名。
秦阳从上官云龙如狂风骤雨般的剑法中看到了一个不惧天下骂名的伟岸背影。他不在乎被人冠以"魔头"之名,也不在乎最终身死在天下宗门联手的围攻之下。他在乎的是墨门的弟子如何看他。
听了上官云龙的介绍之后,秦阳甚至为这二十七代巨子感到不值:他以生命的代价保住了自己的宗门,但是却在身死之后被逐出墨门以向天下之人谢罪。
二十七代巨子爱自己的"家",为此付出了一切。他永远不曾忘记墨门是养育他的地方。他不会忘记在他做着乞儿,终日乞讨,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将如此浑浑噩噩度过的时候,是他的师傅第二十六代巨子收留了他,给了他"家"的温暖。
从那一天开始,他发誓:生是墨门的人,死是墨门的鬼。一个孤儿有了"家",只有有过颠沛流离经历的人才会懂,懂得他的心情。
为了守护,他可以放弃一切,可是结果呢?却得来一个被逐的下场。
秦阳不禁感同身受,他不明白为什么师傅会将这个故事告诉他,而这也已经不是他思考的问题,他记住了二十七代巨子,深深的刻在了自己的心里。
上官云龙舞剑如狂龙、凌空如腾龙,剑影连绵如巨浪、剑锋肆虐如暴雷。这是舍我其谁的霸道剑法,只为杀人,只为守护。杀尽所有该杀之人,斩尽所有该死之人。
"霸式"不是最强的剑法,因为有惊才艳艳的二代祖师所创的"弱水三千"名震千古,技高一筹。但是这"霸式"同样是墨门本源绝学震古烁今的一套剑法。
杀气太重,杀机太浓,这在别的门派眼里是罪孽深重的一套剑法,但是却是最对秦阳脾胃的一套剑法。
他敬仰一代祖师墨子的大海无量,他敬佩二代祖师墨门创始人的惊才艳艳,可是那都是一种"仰视",不具备其他多余的感情。而这二十七代巨子,却是让他有种"同道之人"的感触,他心中最为欣赏以及认可的却是这一套"霸式"剑法。
也是第一次,秦阳看到了真正属于剑的光泽。
那闪耀着刺眼寒光的锋芒使得秦阳的心都为之提到了嗓子眼里。
出了鞘的剑,才有杀人的可能,饮了血的剑,才是这兵器的存在原因。这便是秦阳对这套"霸式"的理解。
以前他曾以为自己是厌恶血腥的,因为很小的时候,上官云龙曾问过他一个问题:你是喜欢太极还是龙爪。他当时回答的是太极。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对血腥有着一种本能的抗拒。直到他一无所有,直到他失去了外婆这个亲人,他因为那埋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仇恨而努力克服了这个缺点。
而今天,上官云龙所施展的这套"苍穹弑"再次为他指明了一个方向:杀戮有时候也可以是守护,只不过在于一个人的意愿而已。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正义与魔性。
本会让秦阳极其震惊的墨尺——守拙此时却被他的思绪给淡化了。当看到闪射于眼际的那抹寒光时,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上官云龙会教授他剑法,而不是那把漆黑一体的墨尺所该有的尺法。
十天时间,不分日夜的演练直至熟的不能再熟,秦阳不负上官云龙所期望,在十天内将三套剑法的固定套路学得滚瓜烂熟,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上官云龙除了教授秦阳三套墨门剑法之外,其他竟是再也没有教授半分。
将秦阳送去残凤那里,是想磨练他的心,只有内心的强大,才具备成为强者的基础;将秦阳交给樊仕华安排,是想锻炼他的身骨,只有身体的强健,才具备学习更高武学的基础。
现在的秦阳距离他的期望值还有多远,上官云龙心里其实也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他唯一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弟子,将自己的一切传授给他,因为他没有时间,有些事放置了这么多年,他必须要去做。
而这一天终于来临,上官云龙将墨尺重新交到了秦阳的手中。
"以后它就是你的生命,尺在人存,尺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