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兄长莫要带着愚弟,此事,我就不掺和了。”
武元爽说完,拱拱手就连忙离开,似乎是在逃离什么一样。
另一边,罗喆在奴仆的带领下来到草棚处,陈伯他们正在等待。
留了十几盒蚊香,就赶忙离开。
听说京城有宵禁,要快些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离开武府时,罗喆还回头看了一下,心想不断回味着刚才的对话。
看样子武府虽然有着国公的爵位,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地位,是因为出生卑微吗?
仔细回味一番,罗喆大概也有了些结论,不过这些都和他关系不大。
说到住处,陈伯说了几处问罗喆意见。
西市、东市还有平康坊。
整个京城也就这三处有酒肆客栈。
在听完陈伯描述之后,罗喆决定前往平康坊。
听陈伯说那里可是销金窟呀,而且还没有宵禁。
牵着牛车一行人很快就赶到平康坊。
坊门旁就有帮忙看管马车的草棚。
从北门而如,罗喆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能不看到花儿吗?
长袖缥缈的女子站立于楼阁之上。
街面侠少行人身边总有那么一个女子,手持团扇半遮面。
稍微透明的半袖能看到碧藕,齐胸的襦裙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此时正临近傍晚,也正是平康坊逐渐热闹的时候。
罗喆看得有些发愣,他可没想到会见到这么一个场景。
丝竹悦耳,莺啼动人,十步一隔便是酒肆,再赴十步便是酒楼。
可以说,这是京都不夜城。
空气中都弥漫着胭脂香。
陈伯笑吟吟地看着罗喆,能看到罗喆从惊讶,到脸色微红,再到沉思,一连串的反应不由让陈伯再次刮目相看。
明显相比于罗喆,其他几位眼睛都快看直了。
就连幺娘都没见过这么多仙气飘飘的大姐姐。
“走吧。”罗喆发声提醒。
众人很快找到一处看上去应该比较便宜的客栈。
客栈一楼有着许多身着青衫的书生样貌之人正在吃饭,他们跪坐在蒲团上,前面摆着小案桌,由几道屏风遮挡。
刚一进门,便有小厮上前询问:“诸客可是住店?”
询问的对象是罗喆。
“嗯,住店,敢问店家有何价?”
罗喆有点紧张,本想让陈伯帮忙,但是陈伯表现得很沉默。
“em?得嘞,里面请。”小厮甩了一下肩膀的抹布,将罗喆等人迎至柜台。
柜台的掌柜和罗喆之前见过的一样,好像所有的掌柜都这样,埋头在类似算盘的刻板上算账。
“刘三老,贵客住店。”
小厮喊了一声之后,便将罗喆等人留在柜台。
掌柜的抬头看了一眼,发现这个队伍有点奇怪,竟然让一介孩童独自住店。
在他眼里,陈伯和其他都应该是奴仆,只有罗喆穿着比较得体。
这就很奇怪,不过他并不在意,问道:“可是住店?几间?多久?”
“便宜便可,嗯~两间,先住两天,往后再续。”
罗喆一一对答。
掌柜手中的笔只是停顿了一下,便开始落笔:“可有过所?”
“有的。”
这次回答的是陈伯,他从怀里掏出过所,递给掌柜查看。
掌柜看了几眼之后取出一枚印章,在下印前问道:“两间,两天,两百文可否?”
罗喆听到两百文,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这么贵!
一间就要五十文?
“是极。”
陈伯抢先回答,然后掏出一布袋,从里面掏出一片布,交给店家。
掌柜接过,用手摸了摸,感受一下布料,然后从柜台中掏出一套直角尺和剪刀。
开眼界了,早知道布匹可以当钱币用,今天才算是见识到。
就在掌柜将要下剪刀的时候,罗喆阻止道:“且慢。”
随后转身问陈伯说:“陈伯,这也太贵了,不若找别家?”
闻言,陈伯还没回答,那掌柜倒是回道:“小郎君,莫要某说,整个平康坊,就属某家收价最低。”
罗喆自然是不相信商家的话。
就听到掌柜继续说道:“小郎君莫要不信,这平康坊比邻崇仁坊,为天下文人所聚,这科举将近,小郎君可曾知晓?”
这时又有人过来住店,掌柜就先将过所归还,接待起了别人。
罗喆站在原地,陈伯在旁边劝道:“罗郎有所不知,这店家所言不差,就是这个理。”
可是,这么贵,就住两晚。
罗喆还是有点犹豫不决。
就看到刚来的人正在和店家还价,道:“店家担待,小生可留笔墨,若来日高中,必有厚报。”
青衫书生说完,退一步躬身作揖。
谁知那掌柜连忙走了出来,扶住书生,阻止道:“莫要如此,本店历来有此规矩,还请生员留墨宝。”
还能这样的?
罗喆不知道,如果要深究,在这个文人聚集的地方,商贾根本不可能去得罪书生。
但这也给商贾和读书人有了接触的机会,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读书人真的中举了,那么这个人情的价值就远超区区住宿价格。
看到书生留下笔墨,下笔很认真,但是行文很快,似乎在早有腹稿。
之后店家便免去了书生一半的费用,两人开始相互拱手作揖,好像达成了一项关于人格的契约。
掌柜将书生的墨宝交给小厮,让他张贴在店门口的一处木板上。
人无信则不立,罗喆还不懂这个世界对于名声有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