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7(1 / 2)

🎁美女直播

除此之外,在如今的孟加拉,土地集中这事还要再加一层民族和宗教矛盾。

饥荒发生时,孟加拉的大地主大都是来自人革联的跨国外资农业集团,以及一些富裕的华商所有,本土大地主固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在总体成分比例上却最多只占到六成左右。

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普通孟加拉农民来说,秉持无神论又或是一些自然神论先祖崇拜观点的华人富商,不仅是剥削对象,亦是宗教和民族上的敌人。

对这些华人富商来说,他们来孟加拉搞投资纯粹是为了赚钱的,至于孟加拉本地人吃不吃得起大米这事,关他们这些外国人屁事?他们钱赚够了就会直接跑路润国内。

对本土孟加拉地主而言,普通孟加拉农民属于要被镇压和奴役的对象,平日里都要严防死守,又怎么会对他们产生恻隐之心?

退一步说,即使本土的孟加拉地主们个个突然大脑升级良心隐隐作痛,老爷们即便集体心善想要在此期间接济农民,也做不到。

因为这些地主虽然有余粮,但这些粮食其实并不属于地主,而属于粮商和外国银行……

如今都差不多快进入到十九世纪中叶了,地方科技与生产制度又在中华共和国被方柏开挂之下带来了不少井喷,于是这年头深受中华共和国影响下的孟加拉,国内又怎么会不出现一些金融杠杆呢?

连金融杠杆都没有,那还算个锤子的资本主义国度。

这年头的孟加拉地主为什么能在农业领域上,急速扩张实现农业化肥与农机更新的现代化,好把自己的昔日封建地主身份,转型成相对进步的农业资本家?

除了自身组建的武装民兵,以及呼唤来自国民革命军的驻军下乡重拳出击对抗一切不服者以外,来自中华共和国的四大银行那边,在同时推出的跨国低息贷款,也是重要原因。

土地可以靠强取豪夺的形势从那些农民手上弄到手,但种子,花费,农药和农具还是需要从中国市场上购买。

靠天等六个月,收了大米卖一笔,等存些钱再去买地买种子,这周期太长了,流通太慢。

正确方法是以自己的扩张能力为杠杆,以未来的收成作为抵押,在只有一块地时贷十块地的资金,一边贷一边抢地一边铺开人力和畜力。

抢了速种速收,还没收上来时就和粮商定合同,卖出一部分未来的粮食,相当于卖期权。

粮商收到以这部分期权作为抵押,转卖给投资机构,回款的一部分代你先向银行还一部分利息。

你虽然贷款没有完全还清,但利息还了部分,就算有信誉,可以继续贷款,再用贷款来的钱去兼并土地。

这套模式现代人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