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堪比‘丐版一战’的拿破仑战争下来,这年头的欧陆不说是饥荒遍地,至少也可以说是各国财政都开始出现了捉襟见肘问题。
吃贵族王室大户所获得的浮财与土地分配,都终究只能管用一时。
若想长久的维持下去,那么工业化与土改就是必然绕不过去的两个前提。
不然距离那些才新建不久的共和政府即日破产倒台,在当前力量还很是深厚的保王党随之复辟上台一事,也都将仅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种由外来军事力量所强行建立起来的新政府,若想获得足够的合法性,就必须得通过至少不比王政时代干的要差的确实政绩,才能在最为动荡不安的建国初期将政权牢牢稳固下来。
可偏偏这两种途径都需要不菲的巨额资本注入,才能够搞得下去。
要么对外剥削,要么就对内剥削。
面对着这种情况,作为此番欧陆大战幕后带善人兼共和联军支持者的中华共和国,当然也不介意在此期间更加慷慨的给予一些物资援助和低息贷款。
只不过这金圆券如同后世史实上十九世纪的英镑定位那样,做实成为国际通用货币。
以及在共和联军刚刚打下来不久的埃及地区,增加国民革命军的海外驻军与军事基地。
与适当降低关税好让中国商品更加容易源源不断的涌入欧洲,让欧洲人得踩缝纫机做出三千万条裤子,才能换一台中国的最新款蒸汽发电轮机。
并且关于未来预定要修的那条苏伊士运河股权以及通行费收益大头,也都要归类到中华共和国那边的这种事情……就是理所当然的后果了。
有得必有失。
都帮你特地统一全欧洲的市场了,那适当开门搞点自由贸易,也不算过分吧?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战后收获
除开欧洲这个统一大市场,以及苏伊士运河这条预计将要即日修建的黄金水道未来回报之外,中华共和国在这场欧陆解放战争的其他成果也同样不少。
与西班牙王国在这一年总算完成的北美与中印度殖民地交换,光是领土面积就约有两百万平方千米打底,以及自加拿大和俄罗斯那边作为战利品而收割到手的七百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北美殖民地,便足以令本土的人地矛盾再度于此开始出现极大幅度的缓解。
哪怕不需要在国内打土豪分田地,光是当前北美那边占地面积已经约有一千万平方千米,而且还都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矿藏储备的宏大殖民地土地,便足以将本土的那些失地农民们尽数安置到北美那边迁徙过去安家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