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直接雇起了北方那边逃难过来的新移民代劳。
对于这种现状,有所察觉的共和政府高层内部,针对这一现象的讨论也是争论不休。
有的人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农业税,开始扩大工农剪刀差,使得农民群体的可支配剩余收入进一步下降。
这在现代的后发工业国里几乎是普遍做法。
即为在欠缺海外市场的情况下,通过最大限度的剥削农村剩余价值来建设工业体系。
共和政府当下虽然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用于作为泄压池和商品倾销地,但是在资金和人力的需求方面上,都始终是不满的。
毕竟有哪国政府会嫌弃自己收上来的税太多呢?
也就是在方柏目前一意孤行的执意要在带清尚未毁灭的当下,为那些北方移民营造出一种模范效应。
即为用事实向他们证明这共和政府的治下就是比带清好得多,进而引得北方百姓争相划澡盆走线润共和国,以及在未来的国民革命军进军过程中,起到为王师带路和减轻地方抵抗力的缘故,才在这个时候能够继续维持这种乡村内地的富裕悠闲景象……
只可惜这种悠闲景象,在近日也是伴随着各地愈发紧张到了所有村民,都能够感觉得到的总动员征兵一事,逐步变得紧张了几分。
作为曾在南洋坤甸市那边读过义务小学,还在军中服役过几年,参加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并且还完好无损的以下士身份活到退役,因此放在这当下的柳村里面,简直算是最优先的征兵对象……目前还没满三十岁的李大柱,这会儿则是在复员通知书被送到了自己家中的第一时间,便做好了即日重新回到部队报道的充分准备。
对于这场将会在近年举行的第二次北伐战争,李大柱的大体态度固然是支持的。
即便泡在当下的安逸生活之中,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时间。
可至今还清晰记得自己全家到底是怎样因为生计所迫,而不得不背离故土远赴南洋讨生活的童年经历的对方,眼下对于带清朝廷和那万恶旧社会的厌恶与抵触心理,那是丝毫都不比那些逃难前来这南方五省地区生活时间久了的北方移民,要差到哪里去。
他正巴不得自己亲身参加进这场摧毁旧世界的复国战争之中。
可不同于对方在被征兵之前的单身汉状态。
如今已经娶了妻子,长子都六岁到了可以在农村里面帮忙打酱油的年纪,次女则正处于意识懵懵懂懂的四岁状态的李大柱,这会儿的内心却在这即将离开村落前往部队的最后临别时刻,实在有些难以割舍那份身为人父与人夫的亲情羁绊……
实际上这并不只是李大柱一个退伍老兵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