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斗不过国民革命军的大炮火枪,才把儿子作为质子送进对方开设的学校里面读书,好令当地政府看到自己支持中央的服从态度。
也就直到从地方政府那下派到县城里的农技员和地方农会,为自家提供的‘南洋新式农法’,确实让自己的土地收成翻了一倍过后,这位大地主老爷对于国民政府的观感自那时才好转了一些。群'6:玖四9*三6'壹3五
开始认为就算自家儿子在这些南洋人开的学校里面,哪怕读书读的再差做不了官,可多学点这些能让土地增产的新式农法也是好的。
至于指望自家儿子在这种国民学校里面,一路当做题家卷王,读完小初高考大学当公务员的路子什么的,对方则根本没考虑过。
毕竟在当地的学校里面读书考试的晋升路径,和过往封建社会的科举晋升路径,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带清八股取士的考试难度或许确实困难,可当真考上之后的收获也是确实丰厚。
哪像这共和政府搞得这个什么国民学校啊。
就算把小初高的阶段流程耐着性子都走了个遍完成毕业,甚至是考上广州那边新成立的大学,完成四年学业过后,也还仍然当不得举人老爷。
只能从‘小吏(公务员)’这个级别开始做起。
谁叫他没赶上好时候,这会儿南方五省有点分量的政府职位,都被南洋那边前赴后继赶来内地的大学生给捞的一干二净,自此结束了短暂的‘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美好时光呢?
虽然大学毕业和高中毕业能当的公务员职位,在这年头其实还是有些微妙差别来着,两者分量并不一致。
但和过去那种人才稀缺到来一个大学生,就能去地方乡镇当干部起步的情况相比,现在的这包分配水分就实在是多了一大截。
不过考虑到当下的大学考试不论怎么说还是比八股取士的科举难度更低,以及再不济也有办法可以花钱硬把自己塞进去拿文凭,进而轻松获得公务员文凭的这点来看……这事对于大户出身的赵浩,倒是谈不上问题。
只是比起将来的毕业考公分配————当前最为令他感到讶异的事情,则无疑还是要属当他今日放学回家之后,从对方父亲那边所听到的一件最新消息了:
“……爹,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家里的那些乡勇团练都全部裁撤了?”
对于赵浩这位从小就接受着带清王朝环境教育的地主幼子来说,这事简直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