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看上去也太原始了点,我们真的能在这地方顺利垦荒么?”
“……下一次的补给船和移民要什么时候来啊?”
“按照从广州出发的进度来看,跑一趟来回至少也要两个月以上吧……”
“妈的,我现在想打退堂鼓了该怎么办?”
“很遗憾,我们这帮移民都只有单程船票,没钱是寸步难行的。”
“我开始想家了……”
“但愿这里真的具有本土宣传的那般美好,是确实存在着无尽土地与矿物资源吧……”
………………
一时之间,无数或是悲观或是抱怨的移民之声,都在这一刻纷纷于这艘从殖民运输船下慢慢收拾行李陆续走出的移民群体之中,不断发酵的散播了开来……
而对于这点,作为国内老牌殖民者领头人之一的程椿,却对于此事看的很是稀松平常。
毕竟类似的剧情,他过去在澳洲那边也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早就已经反复看到足以令其精神麻木无动于衷的地步。
除开部分天生的探险家开拓者,为了高额利益回报不要命的投机者,以及在当地因为各种原因混不下去,进而不得不远离故土想要开启第二段人生的不受欢迎者外,大多数海外移民者的表现无非都是这个德行。
对新世界的土地抱有不安心理,只是他们不适应殖民生活的开始。
等到后面的殖民地正式建成,自己的小日子也随之回到了内陆时期的那般安定过后,他们的整体精神自然也就会迅速变得重新平静下去。
尤其是在这北美土地可比南洋那边气候恶劣还蚊虫众多的鸟头半岛热带雨林,又或是澳洲那边虽然适合挖矿放牧,但却不适合种地的‘贫瘠土地(世界上最小、最贫瘠、最干旱、最气候变化无常的大陆,号称是三年一旱,三年一涝,几千年前就靠着一支独木舟漂遍了东南亚,距离新几内亚最近处的托雷斯海峡仅有150公里宽的当地南岛人,都不愿意大规模跨海上岛,没有可驯服牲畜,唯一在现代技术下能够驯服的本土农作物只有夏威夷果这种坚果的鬼地方)’,好到不知道哪里去的前提之下,程椿更是感觉这批内地移民这会儿能移民到这种地方,完全都可以算是偷着乐了。
还要啥自行车啊?
除此之外,这地方未来的原住民同化流程,程椿感觉也比南洋那边好应付得多。
居住在这种地方的特林吉特人,起码面相看起来多少还是有点亚洲人特征。
和巴布亚人那种典型的‘金发黑人(和欧洲白人没什么关系,单纯是这支人种在遥远过去发生的基因突变)’特征,与澳洲原住民的棕色人种特征相比,同化时所面对的阻力应该不会太大。
为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