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尤其又以蔡兆盛这位有过功名在身的地方举人,对于这些痛打带清一顿后成功上岸建国的南洋政府,内心感情最是复杂。
这位在‘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己酉科岁贡中举,并且老家本来住在陆丰市博社乡一带的对方,本来是不想出席这南洋人举办的招待会。
可无奈于拿人手软,吃人嘴短————这老家陆丰一带的地方县学,自打共和陆军的进驻维持地方秩序后,就一直都是由共和政府的财政补贴继续维持。
于是出于地方的文气着想,他才‘忍辱负重’的特地跨市前来参加了这场邀请所有广东省地方名流的招待会。
实际上真要算起来的话,这南方五省地区的地方县学在此期间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屈辱。
恰恰相反的是,在南洋那边陆续赶来支援地方扫盲文教事业的公务员和教师们,源源不断的前来当地支援教育事业过后,这地方知识分子的处境反倒没低而是转好了。
就说笔墨纸砚、四书五经这些最起码的读书人用具,过去价格普遍昂贵不说,偏远的乡镇地区还很难买到。
可自打一船又一船自坤甸和文莱地区运来的南洋货物,陆续运来了这广州湾后……现在的广州城文具商店不但货色齐全,就连价格也比过去低廉了不少。
书店里发卖的各种‘经史子集(方柏之前在向系统用永久控制台代码,换取抽水马桶技术时所顺带拿上的饶头,足有近百本不重样的)’种类繁多,甚至还有许多都是蔡兆盛过去在广州城里见都没见到过得。
价格更是普遍的白菜价。
而由教育部管理运营的‘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当地一切学校和士子所不断发放的基金补贴,更是让此刻的南方五省各大省会城市,直接跑步进入了过去从未想过的‘办学黄金时代’!
甚至远的不提,只要这共和政府单单彻底放开文字狱管制这一点,就足够地方士人喜闻乐见的喜迎王师了。
可除开解放文字狱管制之外,这共和政府的教育部所同时推出的其他政策,如今却是令蔡兆盛感觉到了愈发的羞辱……
原因不为别的。
正是在于这共和政府对于儒生士大夫群体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传统儒家经典的打压!
这对地方士绅群体带来的影响,就不亚于一记当头重锤了!
这些在海外存活了不过短短十八年时间,并且昔日不过是由下了南洋的流民组成的共和政府,在转瞬之间便如同王者归来般的干翻带清,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