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有固氮作用,起到了天然施加氮肥的作用。
这也就是所谓的【以磷促氮】。
豆科作物不但能用来榨油,更为广泛的用途是充当饲料。
共和政府早在停留于南洋时期就对畜牧养殖业一直都十分重视,澳洲牧场那边更是需要巨量饲料,在冬季广泛种植豆科绿肥完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而中国的南方田地又普遍缺磷,这南方五省也不例外。
为了增加磷肥,农业国的普通办法除了施用含磷矿渣之外,还可以大量利用海产品加工处理之后的下脚料。
但是这些肥料对于广阔天地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远远不够用。
至于从附近东沙群岛开采的鸟粪石,直接施用到田地里起效很慢,只能作为基肥。
也就幸好共和国早在六年之前,就已经在瑙鲁那块全世界磷矿最为丰富的地方海岛上,建立起了磷矿开采基地。
建设在坤甸市的【南洋第一化肥厂】的磷肥生产线,就是使用这种鸟粪石作为原料,再用硫酸处理,制取得到普通过磷酸钙,主要有效成分是ca(h2po4)2。
过磷酸钙是一种速效磷肥,使用方便,完全可以配合用永久控制台代码兑换出来的现代农业技术书籍作为运用。
而磷肥厂一旦投产,对农业的增产效果就是立竿见影。
自打化肥厂正式投入了全力运作以来,这南洋地区那边不敢说当场解决了全国人民温饱问题。
可至少能在供应十一万精兵前往内陆地区参加了持续将近一年时间的北伐,而本土却还没有出现任何粮食短缺,以及米价大幅度波动的地方现象,就可以从中看出一斑。
大规模的国内饥荒已然消失。
而根据这类现代化肥的技术材料,按25%利用率计算,那么光是每公斤磷肥就可以增产粮食4到8公斤左右。
哪怕是一口气生产一万吨磷肥,其中所需要的人力数量,也才不过堪堪百人便已足够。
其工业化农业的魔术性质,正在于此。
尽管此刻正在建设阶段的【广州第一化肥厂】,还得再需大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和同样与其他南方四省省会城市中的化肥厂一样建成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