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读悼词之时,更是语气一度有过几次情绪失控的哽咽之刻……
被乌云密布的阴沉天空,与不时吹过街边路人脸上的凉风,就仿佛映照出了此刻坤甸市民心中的共同情绪一般灰暗。
方柏本身则是因为还需要在广州国民政府主持【开国大典】,以及总统交接仪式的关系,这会儿没法回到坤甸,才将这事转交给了国防部长,在这1795年的最后一天进行处理。
毕竟他的身体,这会儿也与那两位老同事同样差不多行将就木了。
衰老与病痛的折磨,使得哪怕在生命的最后这点时间,也坚持拒绝服用吗啡福寿膏来缓解痛处的方柏,如今就算没死也活的跟个活死人差不多。
如若没有护士在二十四小时照看着他的个人身体情况,那么一个人连独自走路都费劲,吃东西也只能吃流食。
这活的简直不要太过受罪。
真坐船回去的话,恐怕来不及上岸就会与吴元盛一样死在回国路上。
因此这会儿倒不如将他这条所剩不多的性命活用到最大,继续留在本土撑到开国大典举行完毕最好。
于是当烈士们的这些骨灰,在短暂的鸣枪仪式与各项达官名流们献上的悼词纷纷结束过后,便迅速被随行军队转移到了位于城外不远处的【南洋烈士公墓】之内。
其实除开这些被运送回国的骨灰之外,还有不少烈士的骨灰并没有被运回婆罗州这边,而是遵从了那些烈士家属们的意愿,转为安放到了他们自家的祖坟之中。
由于这从内陆到婆罗州的沿海航行过程较长,同时还有气温较高以及海船潮湿等各种可能会导致遗体发霉长虫的缘故,因此所有的北伐烈士,都一律在此期间采用了方柏早已对国内墓葬条例更改之后的火葬形势。
之前的方柏虽然也有对国内公民尽可能宣传火葬的种种优点,极尽可能的鼓励他们采用火葬。
可这自古以来就深入华人民心之中的土葬仪式,又哪里是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轻易更改过来的?
为了这事,方柏在这些年时间里,可不知为此头痛了多久。
不过就从眼下这种对国人影响还算颇大的葬礼举行过后的状况来看,这今后的火葬仪式推广阻力,应该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小……
毕竟这种葬礼,目前可不只是在这些烈士们身上所采取。
方柏这位大统领本尊,可是也同样为自己准备好了相同的境遇。
虽说关于方柏那番‘死后简单火化骨灰随便撒进长江河里喂鱼(不撒海里是因为他不想和某个屑人撞车)’的打算,已经引起了兰芳会内的一片哗然……
当前这种年代还是远远不够开明。
以至于这种接近中国古代传统里面的‘挫骨扬灰’,只有国人对待杀父仇人时才会用到的特殊埋葬方式,对这年头思想里普遍还有不少封建旧传统习俗的华人群体,还是刺激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