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防八旗部队收到报信赶来之前,对方这呼叫京师八旗临阵顶上的应急措施,在这会儿却是起到了意料之外的反效果。
如同上述那般范例的京师八旗成员,这会儿不是当场和家人抱头痛哭一阵抱怨之后,迅速开始托人找关系走门路通融一二,就是集体想办法称病试图逃脱兵役。
有的甚至还要坐轿子才肯去天津。
搞得乾隆这会儿当场破防。
直到对方在连下圣旨再三催促,喝令包括宗室在内的这群京师八旗大爷们,每家每户都必须立刻出上至少一个青壮年男丁,作为应急部队成员临时顶上,否则就将严惩不贷之后……这群磨蹭耽误了至少三四天宝贵战机的京师八旗大爷们,才相当不情愿的拼凑出了一只规模超过万人的大部队,随后开赴向了天津那边试图支援……
可想而知,这样一只常年养尊处优的歪瓜裂枣部队,就算全身上下的装备都已经配备了全带清最好的水准,可实际战力只怕是连一些内地的精锐绿营兵部队,都要显得更加不如。
和南洋共和国那些常年与东南亚原住民以及荷兰人正规军,频繁征战了十多年时间的南洋陆军比起来,就更是在装备与作战经验的方面上,都处于彻头彻尾的劣势。
而随后来自天津那边的实战检验,也确实将后世国军将领感慨的那番‘就是x万头猪,抓上三天也抓不完’的名台词,在那一刻基本完成了印证…………
第一百零五章 压倒性优势
1795年3月26日
大清·天津
城门
………………
作为连通京城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天津这座城市自打元朝时期的战略地位,就已经自那时开始受到了当权者的日渐重视。
随着政权流转到前朝带明时期的燕王朱棣那会儿,则更是纪念由此起兵发动的【靖难之役】,而在将这座城市的名字从‘海津镇’改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的同时,还在当地筑城设卫的将其变成了军事要地。
后来到了带清时期,天津这座城市则在军事要地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民政,盐运,税收等建置的同时,陆续从卫一路升级的变成了天津府,辖六县一州俨然成为了一座大型海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