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乾隆的怒火在这一刻可谓是直接达到了极点。
这些书籍不但敢编排他本人与他那过世足有十三年时间的老娘,而且还对他的皇权合法性发起了挑战!
而且有些造谣内容说的还挺有鼻子有眼。
比如他乾隆皇帝身为满人,却喜欢穿汉服写汉诗,一写就是四万首,却偏偏连一句用满语写的诗都没有。
而且乾隆皇帝奉了太后的旨意,给果郡王连续办了两次葬礼一事,在古今帝王之中也确实算是头一回的稀罕事件。
不是亲爹很难做到对叔叔这么孝顺的地步。
在太后去世后不久,就刻意剪下了自己的辩发作为悼念一事,也不好说是不是在对此表示与自己过去的满人身份一刀两断。
至于在数次下江南时,三次都住在了海宁陈阁老家,还下了命令‘以后非天子来到不得再开’的这句话,与对方家中所确实存在的两块匾额,仔细想来也的确是存在了不少疑点……
自打登基以来,屡次刻薄对待宗室,不许旗主参政,不让宗室当朝任官,还修《贰臣传》,把汉军旗踢出八旗行列的行为,若要从民族主义的视角来看,那或许倒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举动……
还有先帝喜欢的事物乾隆厌恶,先帝厌恶的事物乾隆喜欢,后面一上台就废除了雍正的一大堆政策。
可谓是要多少‘疑点’就能找到疑点。
偏偏这位乾隆皇帝还不能发表官方辟谣,阻止宗室试图追查此事。
不然那就和黄泥落裤裆,此地无银三百两没啥区别。
毕竟你倘若当真自信自己的身份是真满洲,那干嘛还要阻止宗室调查这个?
他亲爹雍正当年本意只是为了辟谣较真合法性而写的一本《大义觉迷录》,结果最后越辟越谣,越谈王朝合法性,越是辨明了带清是个低合法性王朝的这事,这会儿的乾隆可是还记得好好的。
辩经是一点用都没有。
但这番挑拨离间他和宗室关系的损招,他却还偏偏没办法发作。
总不能因为不少八旗子弟都看过此书,就以疑罪从有的这类莫须有理由,把他们全鲨了吧?
因此乾隆这会儿虽然被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