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成员的薪水不多只能混个温饱,但是胜在稳定。
朝九晚五有双休日,节假日也正常放假不调休。
更重要的地方,还是在于这项工作内容的‘悠闲’程度……
每天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又或是下到实际车间一心琢磨研究那些工业技术改良或创新的理论方法就行。
只要真有突破性的创新改良成果可以申请专利,那么随后而来的专利分红数字,就能多到人躺着也能数钱数到手发麻,又或者至少保障温饱无忧的地步。
在这种‘利润挂帅’的刺激之下,这个部门的火热程度也是可想而知。
要不是入门门槛放在这个年头有些略高,非做题家难以入门的话,这会儿前来应聘这种‘轻松活计’的人群数量,估计早就踏破了招聘部门的门槛。
而在今天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晚春时分————这些科研人员却在今天的这个时候,研究起了去年才从南美巴西的亚马逊地区,所引进的一种预定将会运用到未来工业上的‘新型植株产品’起来:
“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这个叫做橡胶的东西,能够防止出现在寒冷天气下变脆,以及在高温环境下变粘出现融化迹象的副作用?”
“只要谁能完成这个任务,就有5000银元作为奖励?”
“正是如此。”
在看着眼前摆在众人面前的一碗凝固橡胶成品,以及作为初步加工工业品的一双天然橡胶靴后……这些科研人员们,这会儿则很快便开始兴趣浓厚地陷入了各种七嘴八舌的讨论。
作为对现代橡胶这种工业品制造方式起源一知半解的穿越者————想要绕过系统提前点出工业橡胶科技树的方柏,这会儿哪怕是搜尽了自己过去已知的一切信息,也只能为这些同样对近代工业化了解不多的科研人员们,提供一个【需要加硫磺与某种未知物质】才能完善的模糊思路……
没有办法,谁叫他本身的记忆力有限,只能记住这一句【天然橡胶需要硫化加工才能变成工业橡胶】的后世种田小说文内容呢?
至于这硫化加工除开字面意思上必备的硫磺之外,到底还要‘加啥玩意儿(苯胺)’,这会儿眼下也就只能让这群学者们一个个试了……
好在眼下这兰芳共和国内部的工业橡胶用途还不算广泛。
方柏想要工业橡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搞尼龙那种在当前时代算是高端工业品的玩意儿。
而是想整【自行车】的轮胎,外带作为未来改进的高温蒸汽机,所必备的橡胶圈这种隔热品罢了……
这婆罗州所处的东南亚地区,本身就是种植橡胶的天然宝地。
若是不种上一大堆橡胶再物尽其用,实属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