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姚贵妃闭关、崔妃亦闭关,这几日主事的是皇后娘娘,目前正在雍容殿内批折子。”最前面带路的女官这般回禀道,岳正听罢也是点了点头,脚步也是变得轻快几分。</p>
雍容殿内,华光朗照,周瑗君正拿着手里的折子看向不远处的水语柔:“语柔,这些折子都是紧要的,你先看看我批的如何,若是有不妥之处咱们再行商议。”</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姐姐,这内阁做事条理清晰,想来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水语柔先是赞了内阁一声,而后仿佛要推辞此事般说道:“姐姐英明果断,想来这些事情也无需再查!”</p>
“你且看看学着些,将来说不定让你来批阅这些奏折!”周瑗君和岳正一样,对于大道的求索不绝,故而很不喜欢这些俗务。</p>
“啊!陛下!臣妾见过陛下!”</p>
“今个怎么有空来?”周瑗君看了看岳正的脸颊,也猜到他估计刚从影洞回来,否则他绝不可能穿着一身常服,应该是衣物被毁所致。</p>
“要封爵位,还请皇后拿个主意!”</p>
“呵,都是你的手下,怎么分封还要我拿主意?”周瑗君望着岳正的脸颊,却是言语中带了几分戏谑。</p>
“那是自然,朕的臣子,不也是你的臣子?”岳正盯着周瑗君的脸颊,又是打趣般回应起来。</p>
“那臣妾就斗胆僭越,天下功臣第一非刘少思先生莫属!”</p>
“啊!朕想封武将,樊声武即将道境,或许第一爵能刺激刺激他!”岳正蹙了蹙眉头,说明起自己的理由来。</p>
“第一爵可已经是武将了!”</p>
“你忘了那位王爵?李妃的父亲?”周瑗君当即提醒道,岳正听到这里,亦是感觉到了为难,文武确实应当制衡,少思功劳不小,但独独没有军功。</p>
天下之重,首在军功,现在看封赏亦是个难点啊!文武之争本就是历代争论的焦点,若是处理不好,势必会对未来造成极大的影响,若是灭了越国,哪里还有军功可以挣,但文臣不同,功劳累积,也比武将要清贵许多。</p>
“天下国公为大,独刘少思先生以文臣得国公爵,至于其他国公爵位都安排给武将就是,樊声武、袁迪章、王恩,你看看还有谁?”</p>
“姚家毕竟献了几座城池,要不要给个国公的爵位?”周瑗君拿着石笔在纸上写下几人的名字,然后继续追问道。</p>
“嗯,给姚家一个侯吧!再给一个子爵,他们没甚功劳,拔那么高做什么!”岳正摆了摆手,显然对这些世家豪族并不想优待。</p>
“那四金呢?又是外戚,又是战将,此次为帅倒也中规中矩,不如给个国公?”</p>
“万万不可!”水语柔这就开口推辞起来,似乎并不想让弟弟得此高位。</p>
喜欢朕揽天下之绝色,压宇内之不服!()朕揽天下之绝色,压宇内之不服!。</p>
</p>
</p>
</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