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早餐(2 / 2)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偏偏上面还有0.18微米的晶圆技术。

这个技术虽然腾飞的芯片厂还无法制作,但是国内已经有6英寸厂了。

而6英寸晶圆刚刚好能够进行0.25微米的制程。

算是钻了个技术封锁的空子。

那么此前为什么国内始终没有0.25微米的制程呢?

是有的。

但是这个技术在国内只有台积电拥有。

而很不幸的是,台积电从头到尾,都是一家欧美公司。

自然也要遵守技术封锁的规则。

方默也终于知道研发0.18微米制程的芯片到底有多贵了。

四百多人的团队,消耗两个亿美刀,研发六个月的时间。

方默算了算,一年就需要四个亿美刀。

也就是说,他现在也就能连续烧159年。

贵么?

很贵,贵到极致。

然而方默却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别说15年,再过七、八年之后,晶圆制程技术就会彻底进入两位数纳米阶段。

然后会用十几年的时间,降低到个位数。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的材料限制。

因此,是需要一种全新的材料。

方默摸着下巴。

他还真的知道这种材料。

随手拿起一根铅笔,在纸张上轻轻一划。

随着直线出现,一条铅笔的痕迹出现在了方默面前。

没错,这就是众多穿越的前辈们心心念念的神奇材料——石墨烯。

不过这并不是纯粹的单层石墨烯,或者说,此时的这东西,还不能称之为石墨烯。

只能称之为铅笔痕迹。

制作方法方默还真的知道。

但是他不可能现在就拿出来。

最少不能就这样拿出来。

毕竟方默这几年还要前往欧美,一旦提前宣布石墨烯,那就会导致自己被鹰酱囚禁。

但是也不能太晚。

因为距离石墨烯公布,应该也没有几年了。

方默叹了口气,丢掉脑海里的胡思乱想,反正他又不着急先烧钱弄芯片再说。

等到腾飞8英寸晶圆厂封顶,方默就可以制作出纳米级晶圆了。

一个不是冷知识的冷知识。

所谓的8英寸、12英寸的制程技术,其实要制作的并不是芯片,而是制作芯片的机器。

换句话说,这是为了卖钱的。

但是如果不在意尺寸,完全可以制作出更加细致的芯片。

前世华为突破芯片封锁,采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解释。

比如一个人往外倒水。

那么这个倒出来的水,就是芯片所需要的制程。

从微米,到纳米,甚至是皮米。

而方默要做的,只需要截取相应阶段的“水”,就可以获得对应制程的芯片了。

然后利用相关技术,直接将其制程对应级别的芯片。

那为什么一直到二十年之后,国内才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呢?

原因就在于整个国内的芯片厂,都被欧美带跑偏了。

这甚至让国内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内,芯片一直滞后于欧美。

大大拖累的国内电子领域的发展。

不过一切看似很美好。

可实际上却要等一年。

最少目前来说,腾飞芯片厂就算不差钱的缩短工期,也只能缩短到八个月。

不过这也差不多了。

只希望到时候这主机别卖得太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