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领导就把某个业务能力很强,但不听话的刺头,杀鸡儆猴,于是便安静了。
贾琮笑道:
“三妹妹也别委屈,往后社长便替你们张罗酒宴,你们只管谈诗论文、把酒、品茗便是。”
于是众人商定今日便开一社,往后每月两次。
除这两日外,倘有高兴的时候,便加一社的。
探春道:“请贾七郎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
贾琮指着园子里的白海棠道:
“你们何不就咏它?”
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集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
迎春掩了诗集,又向香菱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
香菱便说了个“门“字。
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让香菱随手拿四块。
香菱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
待书预备下五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
唯林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说笑,仿佛打仗前还在酝酿,并不拿笔。
迎春又令司琪炷了一支“梦甜香”。
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
不多时,探春先写完了,交了卷,让惜春抄。
宝琴、宝钗、史湘云也随后写完了,唯黛玉还没有写呢。
贾琮看向几人的诗:
咏白海棠(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
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
众人读诗,见林黛玉还没写,便催促,林黛玉于是提笔,一挥而就。
众人来看: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看了这句,几人便喝彩起来。又接着往下看: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于是众人都赞说:
“果然跟别人相比,是不同的心思。”
又接着往下看,最后,都说黛玉这首是第一。
李纨却道:“若论风流别致,自然是这首。若论含蓄……”
李纨刚说了一半,见贾琮只沉醉的看着林黛玉的诗,丝毫不听她言语,便打住了。
贾琮知道原本这世间的轨迹,不擅长作诗的李纨会评选薛宝钗的诗第一。
或许是因为李纨更喜欢薛宝钗这首诗的含蓄平和,又或者是因为她是王夫人的媳妇,王夫人中意薛宝钗的心思她自然明白。
贾琮拿着林妹妹的诗道:
“开篇第一句,先不写花,而写看花的人,在半卷的湘帘里边看;比喻白色海棠花是冰玉所造,甚妙。
第二句,‘偷’和‘借’这两个字,特别是‘偷’,用词大胆而新颖。
……
潇湘妃子的诗当选第一名,可有异议?”
惜春忙道:
“我们本来也觉得潇湘妃子这首最好,既然哥哥都说了,自然是第一。哥哥可是名满天下的三绝公子。”
说罢看了眼李纨,众人都说林黛玉这首第一。
李纨心里暗自担忧,自己是不是惹得贾琮不喜了。
一旁的香菱便去央求林黛玉,欲跟她学诗,林黛玉看了一眼贾琮,见贾琮微笑着点头鼓励,便欣然同意。
宝琴道:
“从今以后,咱们每月初二、十六两天开社作诗,风雨无阻。可好?”
众人皆无异议, 贾琮道:
“何不起个社名?”
探春道:
“既然是咏海棠开始的,便叫‘海棠社’吧。虽然俗了一点,但是实事,也就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