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反应过来,忙道:
“你真是有天大的好命,早年间便救了琮兄弟。
如今琮兄弟既然接纳你,你还不快跟了去。”
王熙凤嘴里说着,心里却懊恼,早知如此,早早的把平儿送给贾琮,还能得莫大一份人情。
如今放到成了贾琮收留平儿。
平儿向行了个礼,道:
“多谢爷收留奴婢。”
老太太见状,开口道:
“琏哥儿,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膝下只一个女儿。我这院里挑两个好的给你,好生待人家去。”
老太太这是出手敲打王熙凤妒意太重了,王熙凤恨不得地上有个洞,钻了进去。
贾琮示意映月陪平儿去取行李,然后告辞出了荣庆堂。
贾琮不知自己走后,老太太委婉而语重心长的教导了一番王熙凤,实则也是教导府里的姑娘们。
荣庆堂后夹道的一处小院,王熙凤匆匆赶回来,看着正在收拾衣物的平儿,酸溜溜的说道:
“哎呦,你现在是攀上高枝,往后福贵了,可别忘了我这烧糊了的卷子。”
平儿扑通一下跪在王熙凤跟前,道:
“我自幼便跟着奶奶,何时想过攀高枝?
奶奶只需一句话,奴婢便是死也不离了奶奶。”
说完便向王熙凤磕头,映月见状目光不善的看向王熙凤。
王熙凤眼睛也红了,扶起平儿道:
“是我对不住你,你如今是他的人了,好生跟着他过日子。
空了来看看我便是,看在我们姐妹一场,日后若是,若是有机会,在琮兄弟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说罢,又打开柜子,取了对玉镯子、发簪、珠宝首饰塞给平儿,平儿不接。王熙凤塞在平儿包裹里,道:
“只当是我们姐妹一场,我给你做的嫁妆。”
说罢不停抹眼泪。
平儿不舍,一步三回头,终被映月扶着离去。
忠勇伯府,楚湘院,贾琮看着憔悴的平儿,伸手替她轻轻擦去脸上的泪痕。平儿温柔、羞涩的低下了头,贾琮柔声道:
“先把身子养好了,旁的事都不打紧。”
接着又让与平儿熟悉的映月和晴雯帮平儿收拾屋子,安顿下来。
丫丫拉了拉平儿衣袖,一双人畜无害的大眼睛闪闪发光的看着平儿,道:
“平儿姐姐,俺用内力替你温养身子,你跟俺学……”
……
次日一早,贾琮得皇上旨意,京营西营已清洗完毕,立即执掌西营。
贾琮领着一队亲兵,出城来到营地。
点将台上,贾琮令亲兵击鼓。
看着下面颓丧、消沉军士们,这一切在贾琮的意料之中。
任谁被牵扯到谋反,身边的同袍被屠,也会颓废消沉。
重整士气得一步一步来,他们当中,并不是所有人,贾琮都想留的。
贾琮唤来主簿,取来名册核对人员。
虽然知道军中喝兵血、吃空饷的情况严重,但得知原本西营四万编制,却只有三万人,贾琮还是震惊了。
加上襄阳侯带走到铁网山的五千人,只剩下两万五千人。
然后太上皇又清洗了西营,高层一扫而空。
那主薄姓张,讨好着道:
“伯爷,西营还算好的,听说有些军营,实编不到六成。大楚军中只有边军好些,据说有八成甚至九成;最差的是那些州府上的地方驻军。”
贾琮冷眼看了下他,看得主薄后背发寒。
心想,那方世界明末时,吃空饷甚至导致一些军队实编不到一半人。
西营如今的编制被太上皇削减到了三万,还有五千多缺口。
但是贾琮不打算立即招募士卒,而是继续瘦身,让战斗力差的老弱退伍。
然后趁着招募新兵,让自己准备好的五百多名近卫营狮卫队和亲兵混在里面进入军营。
接着通过军营大比,让他们去接管上至副将、参将下至最基层的小旗。
大楚并没完全采用前明的制度,虽然也有军户,但军户数量不足,有近半的军人都不是来自军户。
至于原来的中下层军官,只要自己断绝了他们吃空饷喝兵血的路,有门路的自己会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