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希望这个孩子不要再让他失……
男宾席间。
卫如流坐在江家安排给他的席位上,手中端着酒杯,目光不经意间划过周围众人,将周遭一切纳入眼底。
他有些意兴阑珊。
在他的视线划过平王时,两人的目光于空中交汇。
两人一愣,随后平王举起酒杯,隔着半空向卫如流致意。
卫如流对这位王爷没有太大恶感,举杯回敬,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不再关注平王。
与此同时,屋外传来悠长的喊声:“肃王殿下到——”
随着这道声音一并踏入屋里的,是一个穿着暗紫色大氅的中年男人。
与他的封号相同,肃王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不少官员起身向肃王行礼。
肃王刚在平王上首坐好,方才的喊声再次响起:“端王殿下到——”
官员对端王的敬意明显高过肃王。
端王的身影尚未出现在屋子里,不少人已提前起身恭候。
平王能明显听见肃王的冷笑声,他摇头笑了笑,又饮了一杯酒,低头敛去眸中的讽刺。
他能猜到肃王在想什么,是啊,端王排场再大,不依旧和他们一样只是个王爷吗。
在平王放下酒杯时,端王姗姗踏入屋中。
他身着金衣华服,长着一张国字脸,面容刚毅正直,是那种能在第一眼就赢得旁人好感的爽朗面相。
有人向他行礼,他挥袖笑着免礼,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端王的席位在最上方,与这场宴会的主人公江时并排而坐。
坐好后,端王先向肃王和平王问好。
肃王冷笑,平王不动声色微笑。
大家的兄弟情格外脆弱,端王习惯了他们两人的态度,他城府极深,慢慢转着手中的玉扳指,没有因肃王这番举动而恼怒。
静坐片刻,在婢女为他奉上茶水时,端王抬头,看向不远处安静饮酒的卫如流,笑问道:“本王听说江安刚才在江府门口冒犯了卫少卿?”
卫如流平淡道:“无稽之谈,下官只是与江大人闲聊几句,也不知是哪个长舌妇在王爷耳边乱嚼舌根。”
江?长舌妇?安噎了噎,脸上神情有瞬间僵硬,好在他本就是长袖善舞之辈,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
端王微微一笑:“本王身边俱是栋梁之才,卫少卿说笑了。”
“莫非王爷喜事将近?”
“何出此言?”
卫如流针锋相对:“身为王爷,结党营私乃是大忌,满朝上下只有太子能为自己组建东宫班底。王爷身边能聚拢如此多栋梁,不日应该就要被册封储君了吧。”
他没有给端王好脸色。
也无需装模作样。
双方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一番话,当真可谓诛心!
这话不适合放在明面上说,谁都知道,随着建元帝年迈,他对儿子夺权的事情十分忌讳。
卫如流分明是在嘲讽端王不是储君,却在结党营私!
端王脸色终于变了。
江安站出来,冷声道:“卫少卿慎言!”
卫如流微微一笑,那自如的模样,仿佛是在对江安说:端王对他说话也就罢了,什么蟹将虾兵也敢随意冒出来。
这种无视的姿态最令人呕血,江安心中暗恨。
他拂袖离去。
“我去后院看看叔父准备得如何,时间快到了,该开宴了。”
简言之缩在他爹身边,正津津有味看着戏,后脑勺突然被他爹用力拍了一下。
简言之疼得险些要跳起来,他双手捂着后脑勺,质问他爹:“爹你干嘛?”
简老爷看着他这副模样就手痒,压低了声音道:“你那是什么表情?几位王爷的热闹是谁都能看的吗?”
“大庭广众的,有什么不能看。”
简言之觉得他爹真是不可理喻。
简老爷觉得他大儿子真是无药可救。
但能怎么办,儿女都是债,自家大儿子某些时候虽然很糟心,但总的来说,也是帝都少有的年轻才俊。
简老爷语重心长道:“等过了年,我就为你谋个外任的差事。你性子不稳重,去地方历练几年,以后才有机会在朝中更进一步。”
简老爷心中自有谋划。
他很清楚简言之的性子,重情重义。
做父亲的,没有不希望自家孩子重情重义的,但当自家孩子重情重义的对象是卫如流,那就……唉,有些糟心。
现如今,卫如流与端王的矛盾已经摆到了明面上,再加上建元帝已老,立储君的事情再怎么拖,一两年内肯定都会有个着落。
可想而知,这一两年里,当年的旧事势必会有个交代。
一任差事要三年,他打算把简言之丢去穷乡僻壤磨砺,再封锁简言之的消息来源,如今的通信本就不便利,等简言之知道京中的消息时,京中也该尘埃落定了。
他也是为简言之好。
可是,简言之不领情。
“我才不要。”
简言之嫌弃道,“在地方当官多辛苦啊,我吃不了苦。”
“你!”
简言之越发理直气壮,也不怕他爹生气,反正他爹平日里没少生他的气:“爹,你能不能好好看看你儿子。你儿子是当尚书的料吗,现在能坐稳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就是陛下抬爱了。”
简老爷气得险些要抄起鞋底揍简言之。
吃不了苦就算了,没能力就算了,吃不了苦、没能力还敢这么洋洋得意的,他真是活久见!
在简老爷和简言之上演“父慈子孝”时,郁墨的父亲郁大老爷也在琢磨同样的事情。
他现在在京中当官当得好好的,肯定不能离开京城,但是郁墨该回扬州了。
平时让郁墨胡来也就罢了,但在这件事情上可由不得她。
屋外,冬意正浓。
雪色铺满整座帝都,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
渐渐的,雪势减缓,刚才还明亮的长空被乌云笼罩,满是风雨欲来之势。
***
宴席终于开场。
慕秋坐在席间捱着时间。
慕雨剥了个橘子,分给慕秋一半:“从刚刚回来后你就一直心不在焉的,发生了什么事情?”
慕秋接过橘子,塞了一瓣进嘴里,轻声道:“没什么,就是屋里太闷了。”
正巧旁边那一桌的夫人与慕大夫人聊天时,话题转到了慕雨的亲事,她羞得脸颊微红,在那位夫人问她问题时依旧落落大方,那位夫人看着她的目光越来越满意。
等慕雨终于应付过去,扭过头时,才发现本应该坐在她身边的慕秋不知何时离开了。
慕秋脚步轻盈走出屋子,没有惊动太多人。
她出门只是为了透透气。
陈年旧事不宜轻翻,翻开笔笔触目惊心,扰得人心思浮乱。
江家祖宅的梅林是帝都一绝,慕秋在屋外站了会儿,想去梅林赏赏景,她唤来江府婢女,请对方带她去梅林。
江府婢女对类似的请求见怪不怪,笑着道:“姑娘请。”
穿过悠长的回廊,绕过一片白雪皑皑的竹林,随着梅林一并映入眼里的是座六角凉亭。
凉亭里坐着两个人,正在执棋。
执黑子的人披着天青色斗篷,身形瘦削,竟是一个时辰前与慕秋分开的江淮离。
坐在对面的中年男人执白子。
他头戴玉冠,发梳得极规整,一丝不苟,肩上披着灰黑色斗篷,斗篷下摆处漏出几许月牙色衣摆。
虽未看清正脸,但一道背影正如苍松劲柏般挺拔,形相清癯。
轮到江淮离下棋了。
他一手挽着袖口,一手捻着棋子,斟酌许久都没想清楚要往哪儿下。
倒是执白子的人,似乎是察觉到不远处慕秋的目光,他缓缓转过身,染上岁月痕迹的眼里带着温和通透的光芒,目光雅正,袖袍翻飞,而后向慕秋微微一笑。
慕秋当即有种见之忘俗的感觉。
引路的婢女注意到慕秋没有跟上,顺着慕秋的视线望过去,连忙欠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