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K高温超导!(2 / 2)

🎁美女直播

整理一下稿纸后,他开始将稿纸上的东西一点一点的转移到电脑上编写成论文。

当然,这份论文目前来说是不可能公开出去的。

尽管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特性的研究是如今超导材料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他这篇论文丢出去,可能会瞬间引爆这片池塘,让他成为超导材料界的顶级大牛。

但相对应的,这也会给别人指明一条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道路。

所以这篇论文,目前就只能藏在手里了。

不过徐川也没太在意。

等到他将高温超导材料做出来以后,再公布出去也不迟。

......

将稿纸上的论文整理完整输入电脑后,徐川起身直奔川海材料实验室。

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特性他已经初步摸清楚了,如果想要利用起来的话,最好是建立一个强关联的tj模型来进行运算。

不过建立一个模型再到测试,哪怕是最基础简陋的版本,也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他现在已经有些等不及了,他想去实验室试验一下,看看能否根据自己计算的数据和理论,在超导材料上做一个进一步的优化。

......

一路风驰电掣的来到川海材料研究所,徐川找到樊鹏越,让他给自己安排了一间实验室。

研究所本来没有多余的实验室,毕竟才扩建两个月不到,招聘的人员和购买的设备并不是很齐全。

再加上他之前要求对超导材料和碳基材料进行大量的研究,如今已经是满负荷运载的状况。

不过之前研究铜碳银复合材料的宋文柏被安排去分析材料,他原先所使用的实验室就暂时空置出来了,正好可以挪用一下。

实验室中,徐川亲自操控真空冶金设备制造铜碳银复合材料。

相对比物理粉碎法、机械球磨法、气相沉积法等其他纳米制造方法来说,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粒子体,然后骤冷,可以得到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大小可控的原料。

结晶完美,粒度大小一致的材料,这一点在材料的制造上,特别是实验室中研究材料非常重要。

当然,缺点也有,这种手段制备纳米材料对设备和制备技术的要求很高。

不过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在徐川看来都不是什么事。

一旁,樊鹏越和宋文柏在实验室中打着下手。

当然,他们也有些好奇,好奇这位准备研究什么,或者,准备怎么制备铜碳银复合纳米材料。

之前徐川拿到了宋文柏的超低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的数据,很明显是去研究去了。

短短十来天的功夫,就能从里面找到一些发现或灵感?

更深的东西,两人都没敢去想。

他们都只以为徐川通过研究超低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的数据找到了一些可能优化的铜碳银复合材料的线索。

老实说,这就已经很惊人了。

毕竟时间这么短,材料方面的数据可不是那么好分析的。

至于通过这些数据,找到高温超导材料背后的超导机理,两人更是想都没想过。

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要是这么好研究出来,也不至于现在铁基、铜基、石墨烯等高温超导材料都出来了,机理还没找到。

......

实验室中,徐川穿着白大褂,带着防护口罩和护目镜,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的操控着rf磁控溅射设备,将制备好的纳米材料溅射在srtio3基片上。

这一步需要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让纳米材料完全铺垫覆盖srtio3基片,在上面形成一层薄膜。

然后再添加2%(体积分数)的多壁碳纳米管(ts)和表面镀cu改性后的碳纳米管作为增强相。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最后再通过惰性气体保护,在860c-900c的温度进行30-50分钟的热处理,使其在srtio3基层上形成一层铜碳银复合薄膜。

而这层薄膜,就是徐川需要的东西!

........

在实验室中呆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直到翌日深夜凌晨,徐川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了下来。

在他手中的器皿内,一片不到小孩巴掌大的银灰色薄膜正安静的躺在那里。这就是他从忙碌了两天的成果了。

长舒了口气,徐川将手中的透明器皿递给宋文柏,道:“麻烦宋教授测试一下这片材料的超导机理。”

“如果我的计算没有错,它应该会在152k左右达到临界tc。”

全神贯注的折腾了一天,他现在已经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做测试,只能将其交给他人。

闻言,宋文柏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点了点头接过了材料。

对于超导材料的测试并不是很难,通过低温恒温器和杜瓦液氮容器等设备就能进行。

只是这位说152k的临界tc,他怎么都不太相信。

152k的临界tc这是个什么概念?

换算成摄氏度,差不多是-121.15c,这个温度听起来很低,但放到目前的超导材料界来说,很高很高了。

抛开那些需要高压条件的超导材料来说,目前铜基高温超导体能达到94.9k的超导温度,加压可以达到125k,换算成摄氏度差不多是-178.2c和-148.15c。

足足差了30c的温度,别小看这点,要知道铜基高温超导材料94.9k的tc临界温度已经有差不多十年没有任何的突破了。

至于铁基超导虽然的极限虽然能达到-23c超导,但目前仅能在实验室中耗费极大的代价极少数的制造。

量小不说,还及其容易污染,随便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导致超导失效,因此没有太多的对比价值。

而他手中的这片薄膜,要是真的能在152k的温度中实现超导,那高温超导行业怕是会迎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更关键的是,他这位老板,还事先计算出了这个数字。

这代表的意义,他已经不敢去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