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们倏然起身,跟了上去。
见状,那皮甲武士只觉胸中有热血翻涌,意气风发道:“壮哉!在下太史已,愿与壮士共死!”
“在下辛沅,愿与壮士共死!”
“在下姬沛,愿与壮士共死!”
……
众人其实都是头一次相会,彼此根本不认识。
但此时,他们只是相视一笑,便高唱着徒歌,准备出门共同赴死。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一同离开酒肆的时候,却听到背后一声大喝:“且慢!”
众人回头,发现酒肆老板忽然抱上来一坛陈酒。
“有歌岂能无酒?”
老板笑着一掌劈开封泥,顿时一股醇厚的酒香,铺满整个酒肆。
“壮士,且以此酒为诸位送行!”
取来海碗,给诸位壮士逐一满上。
众人仰脖饮尽,将海碗归置柜台,仰天大笑出门而去。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酒客们不由心中慨然。
世人皆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其实老秦人骨子里也是充满悍勇的。
此番场景,并非孤例。
在咸阳城乃至周边各地,都在一同上演。
老秦人本就热血悍勇,再加上这文章内容,可以用诛心来形容,是以众人都被撩拨得热血沸腾,满腔杀意无处发泄,只得磨刀霍霍向伏念。
当日,便是有证可查的带刀壮士,便高达数千人之巨!
整个咸阳城,可以说是人人带刀,户户着……呃,不能着甲。
在古代,家中有刀,算不得什么大事,这自然与老秦人的尚武精神有关。
但倘若被发现私藏铠甲,那便算得上是有不臣、谋逆之心了。
铠甲在古代,不亚于现代人私藏一台坦克、步兵战车一般,可以说是相当严重。
毕竟,不管是在秦朝还是清朝,铠甲这东西都是朝中军国重器。
唯有朝廷的武库才有资格储备,而且数目都必须核验清楚,一旦对不上号,就要掉脑袋的。
除此之外,历朝历代铠甲都严禁官、民私制、专卖、储藏,违者皆以谋逆重罪论斩!
闲话休提,且说正事。
此时,整个咸阳城便好似陷入到了舆论漩涡之中,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满城皆是。
而这个时候,咸阳城内各处达官贵人的府邸,皆是大门紧闭,任何人敲门都不应声,更不开门。
套用赢子游的话,便是要“让谣言再飞一会儿”。
当晚宵禁之后,咸阳城内的居民们,都躲在床上瑟瑟发抖,不敢入睡。
无他,皆因门外街道上,不时有凌乱、沉重的脚步声传出。
偶尔还有兵器的劈砍声,濒死的哀嚎声……
人心惶惶。
终于,枯坐一夜的人们,迎来了天明。
当他们壮着胆子打开门后,看到的并不是满地的尸骸以及大捧的鲜血。
有的,只是张贴在大街小巷里的秦纸。
这些秦纸,跟前一天漆黑马车中散发的没有区别。
只是字迹更大,看得更加清楚。
秦纸之上,所写的内容,在饱学之士的不断诵读之下,被传播得更广了。
伏念、李斯的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
只不过,人们在提及这两个名字的时候,表情却是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