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轻轻“嗯”一声,道:“玫贵人,旁人有这样的揣测谣言都不要紧,但你是孩子的生身母亲,你若存了这样的疑心,还要为此赴死,岂不是连你自己也在这样揣测自己的孩子了。朕没有别的话,只告诉你,你便再要寻短见,谁也救不了你,更换不回那个孩子!”
皇帝再无二话,起身离去,才走到庭院中,却见慧贵妃紧紧跟了来道:“皇上,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道:“有话便说吧。”
慧贵妃施了一礼,便道:“臣妾想着一事,不管玫贵人生下的孩子是什么,即便是个死胎,也是不吉利的。且玫贵人又这样寻死觅活的,怕是冲撞了什么。如今怡贵人有了身孕,又住在永和宫后头,要是受了这不吉利的人与事影响,再涉及腹中胎儿,那便不好了。”
皇帝道:“那你的意思是如何?”
慧贵妃道:“皇上多有子嗣,人人无事,唯有玫贵人的孩子有事,那便是玫贵人的不祥了。与其留这样一个不祥人在宫中,还不如请玫贵人移居宫外别苑,再不要住在紫禁城中了。”
皇帝淡淡“哦”了一声:“只有这样的法子么?朕的本意,是想请几位法师超度之后便可以解了玫贵人的幽禁了。”
慧贵妃摇头,正色道:“臣妾别的不敢多言,不管玫贵人所生的是死胎也好妖孽也好,子嗣为上,若是沾染了她的晦气,宫中再有一个那样的孩子,可如何是好?大清百年国祚祥瑞,难不成就要断送在她手里?”
如懿正跟着皇后出来,听到这句,不觉便上前了一步。皇后按住她的手,缓缓地摇了摇头。如懿心下担忧不已,回头望去,玫贵人还在寝殿深处郁郁哀哭不止。
皇帝依旧是不动声色:“话不要说半截,都吐出来吧。”
“玫贵人不祥,上承天恩居然还会生出那样的孩子,这样阴鸷的祸水,是断断留不得了。臣妾想着,反正玫贵人也是想不开了要自缢,不如成全她,让她陪着那个孩子去了,也算是积了阴德。”慧贵妃扶住皇帝的手臂,小心觑着皇帝的神色,意味深长道,“左右那个孩子是什么样子,皇上是亲眼见过的。这样的孩子,宫中是绝不能有第二个了。”
皇帝的身体轻微一震,像是被她的话语深深触动,旋即陷入更深的沉默之中。
流言(一)
皇帝静了片刻,只是看着庭中幽幽红梅,吐着暗红色的花蕊,像是溅开了无数血腥的红点子一般。如懿悄悄看着皇帝的脸色,只觉得什么也瞧不出来,皇帝的神色平静极了,如同秋日里澄净如镜的湖面,犹有暖日的金色余光洒落面上,平添了一分暖调。
皇后按了按如懿的手,悄然上前,柔声道:“慧贵妃的话是急了些,但臣妾心想,这满宫里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都比不上大清的国祚要紧。”
如懿一想到“自缢”二字,只觉得浑身发冷,忍不住道:“皇上,玫贵人的孩子纯属意外,既然孩子一生下来就已经死了,那更不会干系旁人,更不会影响大清的国祚。”
慧贵妃笑道:“娴妃这话便是说得太轻巧了。皇上正当盛年,以后多的是孩子。孩子是阿哥还是公主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聪明齐全,成为对大清有用的人。娴妃如今都未有生育,试想若是受了贱人的祸害,也生下了这样的死胎,娴妃你身为人母,能否接受?到时候便悔之晚矣。”
如懿一听她拿自己做例子,其心恶毒,心底愈加难耐:“天命庇佑,我是不怕的。慧贵妃若要担心,便担心自己的孩子吧。”
慧贵妃眼波一剜,清冷道:“本宫要念及的不仅是自己来日的孩子,还有眼下怡贵人的孩子和日后旁人的孩子。娴妃你为玫贵人求情,是不是敢担保,以后宫中再不会有这样的祸事,还是有了这样的祸事,到时你与玫贵人便一起殉了那孩子,以报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