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乙好不容易吃了一点东西,正由鹄仙一边锤腿捏背一边写文章。这是他在下隅谷之前就已经在着手准备一篇道论,本来已经写了一半了,后来因为青鸟之事耽搁了,如今才又记起来。
他的文章难得,几十年未必有一篇,但凡写成了的,必然会引起三界之内修道者讨论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再由烟海阁的侍者们专门收集他的文章整理编册,大量拓印,送往各个仙宫府邸,就连帝君的书房里也少不了一套。
鹄仙见他写得专注,本来是不愿意叫人打扰他的,只是见了同印和那幅&ldo;求情图&rdo;,才道不好,急忙忙进去通报。
&ldo;我的想法是,首先要找出原画作者,先堵上他的嘴,再作澄清。&rdo;同印过来的路上就在思考应对策略:&ldo;此事必须否认,坚决否认到底,不能让师尊的清誉受到丝毫的影响。&rdo;
鹄仙也是这个想法:&ldo;能够大量拓印仙画,绝非普通仙人力及,依弟子看,肯定是有强大的势力在后面助推的。而且,既然是在天庭散布张贴,帝君理当管一管。&rdo;她倒是一针见血:&ldo;还能大肆张贴派送以至于仙童们都开始传颂,要说没有帝君的默许,弟子怎么也不会相信。&rdo;
同印愧疚得抬不起头。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帝君多疑而敏感,他就算不确定玄乙是不是在帮扶龙族,经过隅谷一行也肯定对玄乙起了忌惮之心,散播此画就是为了攻击玄乙,削弱三十六重天的力量。玄乙一向宽和、仁善、广施恩德,要挑出这样的一位上神的错处是很难的,唯一的弱点就是他的过去,就是在他作为不周虞候与水神共工产生的这段友谊。此事要是真的被翻出来落实了,玄乙至少也是个助纣为虐的罪名,而且要洗脱这个黑点绝非易事。
毕竟事到如今,还详细知道千年前那一段过往的神仙基本上屈指可数,也不会有人有耐心地去分辨为什么玄乙会和共工成为朋友,为什么他们有如此深厚的友谊。外人只会看到,被女娲娘娘任命为不周虞候的帛燕,不仅没有履行好保护不周山的职责,反而成为共工的幕僚,为共工求情。千年之后,他又出面调停了天海之战,并且收纳了龙王,也就是共工的血脉为弟子,甚至明里暗里对龙族有所帮扶。这会让外人怎么想?
是觉得这位六御上神真心爱惜和平,还是他居心叵测,想慰藉昔日好友的亡魂?他是不是还想培养出下一个共工,重蹈昔日灭世的结局?
当年,是有女娲娘娘补天救世,才让三界生灵免遭涂炭灭绝,如今女娲娘娘不在了,万一龙族再出现这么一个祸害,那可怎么办?
阴谋论总是最受人喜欢,也最容易被接受的。帝君又正好缺一个玄乙的把柄,这简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换了同印,他都觉得这个事情实在太好发挥了。
他轻易就可以把上神和龙王打造成毁灭世界的反派,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对玄乙和同印下手,只要把事情传播出去,到时候,仅凭三界对玄乙和龙族的恐惧和仇恨,就能把他们拉下三十六重天。
要是只有他自己,同印也不觉得有什么,龙族就没被人喜欢过,他也习惯了受人冷眼。
可玄乙不应该和他一起遭受这一切。
他帮扶龙族和自己,就像他当年义无反顾和共工站在一起。他知道可能会输,他也知道前路艰险,他甚至明白这样做是容易受人诟病的,但他还是帮了自己,还是选择出面挽救龙族。同印不能让他再经历一次非难、痛心、绝望,在同印也明明白白地亲身经历了一遍那样不堪的过往后,又怎么舍得他的神仙再经历一次?
如果真的要经受这些,他宁愿玄乙一开始就不帮自己。
&ldo;要不,我从明天开始先回北海避一阵子吧。&rdo;他脑子里乱,只想先把自己和玄乙切割开:&ldo;师尊不仅要澄清,还要立刻告知三界,将我逐出师门,与我断绝来往,不能再和龙族扯上关系。&rdo;
玄乙皱眉看他:&ldo;不可能。&rdo;
同印劝他:&ldo;总要先做个样子给外头的人看看,这种时候你离我这么近,没有任何好处的。&rdo;
&ldo;你休想。&rdo;玄乙警告他:&ldo;我太初朔晦是什么客栈酒楼吗?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不需要在意外头的人怎么说怎么看,你是我的弟子,是太初朔晦的一员,这是既成事实,绝不会更改。&rdo;他拿着那副&ldo;求情图&rdo;,只看了一眼:&ldo;这上面所画也是事实,否认做什么?我看不必,就干脆承认了又如何?&rdo;
同印怕他为了自己受委屈:&ldo;何必呢?你千年的道行清誉,不能就这么毁在我手里。&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