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天庭派兵去捉捕龙王,却不想龙王拒捕,率龙族抵抗天兵天将。帝君一怒之下决定征讨北海。
眼看战争就要爆发,三界无数生灵都将遭祸。
为了避免战乱,六御上神玄乙天尊出面,从中调停。最终,天庭和北海各退一步,帝君撤兵,而北海龙王要为行刺事件负责,自请退位,离开龙族。
帝君本意是想废去龙王法力,终生囚禁,但玄乙天尊觉得,子欲善而民善矣。最终,由天尊暂时封印龙威,将龙王收为下侍,由天尊感化教导。
于是,这段日子三界议论得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北海龙王,由一海之主沦落成了太初朔晦宫里一个下等侍者。是天尊先感化龙王?还是龙王先把太初朔晦宫搅个天翻地覆?
当然,只要稍微对龙族有所了解,就能知道,以上两种可能性都不大。
龙族桀骜,北海龙族尤甚。因为久住在蛮荒苦寒的地方,他们无比骁勇、冷厉、嗜好杀虐,一向不服从天庭管理,常常袭击其他族类,掠劫食物财宝,三界之中也少有与他们交好的。
这样的族类的王,恐怕很难教化。
但龙王再威武,到底无法对抗六御上神,这三十六重天又岂是任由胡闹的?倘若触怒了上神,要他一条龙命,好比捏死一只蚂蚁。
在强大的自尊和更强大的威压面前,其实是看龙王怎么抉择。
三界中的大多数都觉得,龙王熬不了多久就会自绝。就连龙族自己,也这么想的。他们甚至准备好了后事,要永远纪念这位为族群牺牲的伟大的王。
看热闹的看热闹,悲痛感怀的悲痛感怀。
只有恩魁星君觉得,事情并非一定要走向极端的结局:&ldo;小仙对于天尊行感化而去刑罚的善举,感到万分敬服。小仙是真心希望天尊能驯服那龙王,为三界长留和平。&rdo;
玄乙天尊微笑:&ldo;你当初请我出面调停,我就明白你的心意。如今三界之中,这份心意实属难得可贵。你放心,龙王安好,他知道你来探望应该会高兴的。&rdo;
很少人知道,玄乙之所以会出面调停天海之战,还是恩魁去请他的。
玄乙放下茶碗,吩咐:&ldo;鹄仙。&rdo;
鹄仙在旁应诺:&ldo;在。&rdo;
&ldo;带路。本尊与星君一同去看看龙王。&rdo;
恩魁很高兴。
他上回就没能见到龙王真容。玄乙出面会请帝君与龙王在天庭和谈,他则先领了停战的指令,赶去北海交予带兵的将领,以免两方真的交戈。
等他重新赶回天庭,和谈已经结束,龙王也被收了。他连一条龙的影子都没见到。所以,他一直好奇,传说中的北海霸主,究竟生得什么样子?
鹄仙带着两位神仙从莲台下来,顺着一道泉水绕过正殿到了后院,假山与玉树间,能闻到一些动物的腥臊气味。几只白鹤扑飞,盘旋落下,还能听到呦呦的鹿鸣。
&ldo;这里是弼兽园。&rdo;鹄仙向恩魁介绍道:&ldo;师尊豢养的灵兽都在这里,龙王,啊不,现在应该叫同印侍者,同印如今被分配到这里照顾灵兽了。&rdo;
同,是太初朔晦宫侍者的字辈。
恩魁听了很感慨:&ldo;天尊愿意恩赐新名,想必同印他一定会感念的。&rdo;
他们到了兽棚,灵兽环伺,最雄壮的一头麒麟立在最前,通体如墨,周身有玄火燃烧。
它的身边站着一位仙人,短袴赤膊,身长八尺,形体健美而挺括,一头乱发虬结在脑后,眼睛是苦寒北海一样深深的无限接近于黑色的蓝。那蓝,望到底,又有一种狂放的悲哀。
恩魁被这双凄沧的眼睛震撼。
鹄仙提醒:&ldo;星君,这便是昔日北海龙王。&rdo;
(子欲善而民善矣:出自《论语&iddot;颜渊篇》。)
作者有话说:
再重申一次,龙王是攻!这是主攻文!
北海龙王
果然是北海龙族。
这是幽冥深海才能孕育出的眼睛,是冰川雪原里才能长出的遒美的生灵。
恩魁星君久久未能反应过来。
鹄仙唤道:&ldo;同印。&rdo;
那仙人两步迈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礼:&ldo;师尊。掌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