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上还有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亲人。
四人落座,武天赐看向了卓一行。
卓一行已经老态毕现,他的胡子头发都白了,他的脸上是如刀刻出来的一道道的沟壑。
不过他看起来精神还算不错,不知道是刚才在雪地中等候自己被冻的缘由还是见到了自己而兴奋,他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光,他的眼也明亮了许多。
“外祖父,你辛苦了!”
卓一行欣慰的一笑摆了摆手,“臣明白陛下心里的委屈,陛下这一年才是辛苦了。”
“都是自己家里人,就不用见外……外祖父,要不,你就告老颐养天年如何?”
卓东来煮着茶,给武天赐等人沏了一杯,他抬眼看了看卓一行,卓一行沉吟片刻,回道:“明年吧,明年再在内阁呆一年就真的要告老了。”
说完这句话,卓一行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
“天赐啊,这半年来外祖父一直在想,而今大夏在你父亲那些年的治理下,官员们已经形成了独立思考、并做出决策的习惯。”
“用另外的话说,就是他们的思想,已经从曾经千年来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对于君,他们并不会再像以往那般尊重。对于君之言,他们也不再唯命是从……这是你父亲当年所希望的,但这却不是你所希望的。”
“我就在想,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是对的?”
“前些日子和南宫一羽下棋,他说了一句话,外祖父深以为然。”
武天赐也看向了卓一行:“他说了什么?”
“他说……历史的进程总是向前,并不可逆的。”
武天赐眉间微蹙,这话的意思已然明了,卓一行这是劝自己依循父皇曾经的法子,让群臣独立自主的去处理问题,让皇权置于律法之下!
历史的进程既然不可逆,那如果自己强行要去扭转,会变成怎样?
这就是倒行逆施么?
武天赐沉吟片刻,没有去应卓一行的这番话,心里那股温暖渐渐冷了下去,他看向了桌别离:“外公,开了朝,陆军全部轮换之事,兵部要理出一个条陈来交由三省和内阁审议!”
“……臣遵旨!”
道不同
大夏五年的这个年三十,武天赐是在卓府用的晚饭。
但面对着一大桌子的菜,武天赐却没有多少胃口。
他喝了几杯酒,吃了两口菜,告辞了卓一行等人,回到了皇宫里。
皇上走了,还是不愉快的走的,卓府的这个年三十也过得有些难受,草草用过便结束了。
爷孙三代人又坐在了卓一行的书房里,气氛自然有些沉闷,因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老夫老了。”
卓一行端起了卓东来递过来的茶盏,仰着头微微一叹:“再说老夫也不再是大夏的宰相,就是个只有表决权的内阁议长。”
“若是再回头二十年,老夫倒是有心思也有经历去布局一番,让皇上遂了心愿。”
“但现在……”
卓一行掀开盖碗来吹了吹,“现在老夫的精力真的跟不上了,再说这些年也见证了大夏的发展,就算是这两年,太上皇离开,老夫是看在眼里的,燕熙文他们,做得真的很不错。”
“所以从内心而言,我是希望皇上就依循着太上皇所安排的这样的路走下去,他其实可以过得很轻松很惬意,大夏也能够一如既往的平稳的发展壮大。”
“可这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对那权力就如此痴迷……”
卓一行饮了一口茶,看向了卓别离,“你可知道为什么大夏陆军战无不胜?”
“孩儿想……大夏陆军都是在太上皇手里建立起来的,他们对太上皇唯命是从,并以为国捐躯为荣,故而战无不胜。”
卓一行白眉一扬摇了摇头,“你错了,大夏陆军是从当年的神剑军拓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