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清面色一肃,“不行,儿啊……”
她意味深长的说道:“是不是真的有龙叩首这个重要么?重要的是他看见了!并且还上了折子!这就是祥瑞,是我儿你的大功德!”
“儿啊,大夏一统,统的是民心。民心最崇拜最敬畏的是什么?”
徐云清往上面指了指,“是这天!”
“所谓天威难测,所谓君权神授,这都和天和神有关。百姓信这个,那为啥不借着这个机会让百姓信得更深一些呢?”
傅小官听明白了,娘这是要愚民。
可他深深知道这种事情的弊端,一旦开启了这先例,接着只怕大夏各处都会有各种祥瑞报上来。
为什么?
因为皇帝喜欢!
那些官儿将挖空心思去琢磨这祥瑞怎么才能弄的有鼻子有眼,他们会忘记当官的本质,会走上偏门。
误的是治下的百姓,也误了大夏的江山。
但他不能明着和徐云清顶嘴呀,所以他连忙夹了一个红烧狮子头放在了徐云清的碗里,笑道:“好好好,都听娘的,明年就让他继续当官,这样行了吧。”
徐云清笑了,“可还要记着给他升官!”
“行,儿子记住了。”
“对了,这眼见着过年了,你不打算请一些重臣在宫里聚聚?”
“懒得麻烦,好不容易休息,我多陪陪娘多好?”
“贫嘴,”徐云清白了傅小官一眼,心里却甜蜜蜜,“你终究不是临江那小地主了,你不用顾忌娘什么,娘有她们陪着,有孙子孙女陪着就很开心了,你该干啥干啥去……对了,那事儿有没有消息了?”
那事儿指的是关于苏长生的事。
“今儿我见了拓跋风,是有协议这件事。天机阁也去了人,还没有消息传过来。”
“无论如何你多长几个心眼,苏苏说苏柔也住在观云城,她一个女人独自带着一个孩子也不太方便,这宫里还有许多空着的宫殿,莫如将她和孩子一并接进来?说起来她也是娘的师侄,冷落在外面总是不太好。”
“对了,还有一个女子叫梅里雪红,曾经剑林的长老,圣阶,也来到了观云城寻找高圆圆。娘的意思是也接进来,这样更热闹一些,你觉得如何?”
傅小官看了看母亲,明白了母亲的意图——母亲不知道大师兄苏珏和二师兄高圆圆究竟是个什么态度,她是要留下人质了。
“儿子听凭母亲安排。”
“那行,苏苏,新颜,你们俩明儿去将她们和那孩子,一并接进宫来。”
再回首
天德三年十二月二十九。
今岁金陵的节日气氛就比去岁浓郁了许多。
燕熙文出了燕府,乘着马车缓缓的行走在金陵城的街道上,透过车帘,他看见的是飞扬的大雪下,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
人们的脸上再次充满了笑意,手里大包小包的提着年节要用到的东西。
恍惚之间,燕熙文觉得自己是不是又回到了四年前,那时候他还在金陵,那时候商农并举之策已经在虞朝大力推行。
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虞朝新建了许多的作坊,许多的农人除了侍候自己的庄稼,也在作坊里赚到了银子。
那时候的人们脸上就是带着这样的笑意,他说,这就是安居乐业,这就是看好未来的希望。
现在是大夏国了。
虞朝被灭已经大半年了。
其实并不久远,但人们似乎已经将存在了两百多年的虞朝淡忘,似乎就已经接受了新的身份,还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接受。
他想起了昨夜和爷爷的对话。
“对于百姓而言,朝代的更替,帝王的更换这些只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他们更关心的是眼前三尺,谁能让他们吃得饱饭,不饿肚子,谁能让他们有衣御寒不至于冻死,谁就是好皇帝。”
“若是在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下,还能让他们一年下来兜里能有俩银子,这就是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