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就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于真正放开国贸的原因。
宣帝定了定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接过茶叶,说道:“国贸之举……不妥!”
傅小官却回了一句:“陛下,您错了!”
宣帝拿着茶叶罐子的手一抖,老子虽然是你老丈人,可老子第一身份是皇帝!
傅小官却没看他那生气的模样,而是很认真的说道:“市场讲求的是供需关系,闭关锁国是一时之举……我知道你想说千年以降都这样子,可千年时间放在人类社会未来上万年的时间里,也算不得什么。
历史始终向前,现在我们不用面对,并不意味着未来你的后代不去面对。陛下您可是有担当之人,为什么要把这事留给你的子孙后代?
臣以为,而今陛下若能先行一步,便能在未来国贸开启之后,占得十步先机!”
宣帝沉默了许久,他煮上了茶,才缓缓说道:“今日问策,讨论的是关于商农并进之策,国贸之事……暂且不提。”
傅小官裂嘴一笑,“陛下所言极是!”
“你给朕说说要如何来规避这些风险。”
燕北溪和董康平都看向了傅小官,对于商业的推行而今已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开弓没有回头箭,这路总是要走下去的,但要如何去走……现在就落在了这小子的肩膀上,且听他如何应对。
傅小官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商业之竞争在所难免,这本就是市场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这竞争有序,第一步,就是为商业立法!”
立法?
国家关于商人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基本上落在国家战略物资的管控上,比如经营食盐需要官府的盐引,比如商人不允许贩卖火器,比如商人采矿需要官府的文书等等。
但傅小官此刻所说的立法显然不是这些,他心中所想之商业立法又是怎样的呢?
就在三人期盼的眼中,傅小官又侃侃而谈:
“这不是一部法典,而是一系列的律法。其一就是《商业行为准则法》,在这一律法中,要给所有商人的商业行为画出一条红线,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以及违反之后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等等。”
“其二呢?”董康平问道。
“其二是《反不争当竞争法》,所谓的不正当竞争,指的是商人在商业活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其它商人的合法利益,扰乱国家经济秩序……”
傅小官洋洋洒洒又说了个大概,结果三人明显懵逼,他想了想,双手一摊,“看来这律法的建立与推行任重道远,却又不得不走这一步……臣以为而今得先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其名为商业部,负责立法和解释,以及监察国家所有商业行为,不知你们以为然否?”
三份大礼和两封信
这一天的午饭,是贾公公送到这御书房来吃的。
因为傅小官把这国策之事弄得越来越复杂,而宣帝以及燕宰还有董修德显然理解不了这跨越了上千年的律法概念。
可此事往大了说关乎国运,所以宣帝不得不非常认真的听取傅小官对这些事物的解释。
解释得越多,引出来的问题就越多。
于是就有了《反垄断法》,也有了《合同法》、《专利法》《所得税法》……没完没了的法。
傅小官决定打住,他对这些法律多少有些涉猎却并不深,大致的框架记得,但是细节的填充却需要费很多的脑子,这破事明显也只有他领衔来做,所以眼见着天上渐渐暗淡,他作了最后的陈述:
“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所以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但这些律法完成之后,却能够为虞朝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所以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商业部成立起来,招贤纳士,尤其是招纳懂得经济之人,哪怕是商人,只要他有独到的见解,都是可以用的。
只有将新法建立,推行天下,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然后酌情完善,最终就会成就规范的律法,也能让虞朝的商人懂得这些律法的约束。”
傅小官喝了一口已经凉了的茶,看向了宣帝。
宣帝眉间紧蹙,他还有很多东西没弄明白,但傅小官说了这么一天,这小子显然胸有成竹,只是自己暂时还理解不完这其中的奥妙罢了。
可他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表现得太过无知,于是他抬起了头,极有威仪的说道:“善!朕以为这商业部可以着手成立,傅小官就担任这商业部的第一任……这该叫个啥官儿?”
傅小官嘿嘿一笑,“部长!”
“好,你就担任这第一任部长,就定为……正三品吧,毕竟是要干大事的部门。至于这一部门的人才,燕相,董尚书……”
“老臣在!”
“臣在!”
“你们二人负责招纳贤才,可以从你户部调懂得经济之人,也可以在满朝文武中物色,甚至你们还可以向全国招募。至于所需人数,由傅小官决定。今日策问,就先到这里吧,朕也累了……小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