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官面色平静仔细的听着,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情报机构,以十二个月来命名倒是有点意思,难怪这公公叫作年公公。
“十二月掌柜下面设立三百六十分楼,每一名掌柜负责三十处分楼,这些分楼部分是娘娘的产业,剩下的部分是别人的产业,只是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人渗透了进去。”
“各处的情报主要由这三百六十分楼收集,然后呈给对应的掌柜,这些掌柜们经过筛选,最后会汇集到老奴的手里,由老奴转呈给小主子您。”
“若是小主子有任务安排,那么小主子只需告诉老奴,老奴会将小主子的令谕传递给对应的掌柜,他们会派出手下去完成小主子的任务。”
“关于细雨楼成员的名册并没有在老奴的身边,若是小主子想看看,明日老奴去取了送到小主子府上即可。”
傅小官点了点头,情报这个工作他其实很是熟悉,对于细雨楼目前的运作模式他并没有去改变,因为他还没有实际的去接触过。
“我现在倒是有个事情需要细雨楼去查查。”
“小主子请讲。”
“给我查查南领郡种田的那位曾经的南部边军大将军,我要知道两点,其一是宣历二年春,南部边军一只步兵团在与武朝接壤的祁山山脉一线与武朝边军起的那冲突,据说是我朝胜了,送往上京的人头有足足七八百个。我要知道的是,这七八百个人头……真的是武朝士兵的吗?”
年公公心里一惊,然后点了点头。
“其二,我要细雨楼密切监视这位大将军,哪怕是他几时上的茅厕我也要知道。”
年公公沉默片刻,再次点头。
傅小官脸上严肃的神情消失,露出了招牌的笑脸。
“此事年公公若有难处请直接告诉小官,这事儿我不会怪你。”
年公公抬起头,那张满是沟壑的老脸上肌肉抽搐了两下,说道:“其实……这第一件事而今已经盖棺,所以费安在宣历三年就主动请辞回了上京并去了南岭郡种田。至于第二点……此前细雨楼一直监视着费安,至去年才撤去,因为这四年里,费安真的在种田。”
“不,第一件事虽然盖棺,却未定论。七八百个虞朝的百姓啊……可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敲山震虎
天色渐暗,风歇了下来,这雪却越来越大。
半砚轩里并没有点燃灯火,显得愈发昏暗,年公公已经离开,此处就只剩下了傅小官一个人。
他独自煮茶喝茶,嘴角始终挂着一抹笑意。
既然自己有这天下最大的一棵树抱着,既然陛下想要整顿吏治,那自己现在就办给他看看。
至于重启查办费安,这只是因为林红告诉过他的信息之一。
宣历二年,东部边军一个步兵团在祁山被武朝边军剿灭,但这事儿上报到朝廷却是一场大捷!
在费安的报喜文书中,此战杀敌八百,并有人头送往上京。
天可怜见的,这八百人头里面没有一个是武朝的,全特么是祁山下那个不知道名字的村子里的村民!
这件事现在想来应该就是细楼传回了情报,然后才有了林红她爹下了诏狱,随后费安请辞去了南岭郡种田。
此事朝廷并未宣扬,就这么低调的处理了,想来陛下是不想动费家的,当然其中的牵扯恐怕也极大,也或者是利益的纠葛太广。
毕竟费阀在这虞朝根深蒂固,上有三朝元老费老太师,下有当朝兵部尚书费邦,还有一个御吏台御吏大夫费定。
费老太师还有第四个儿子费国,此人现在在东部边军,担任着轻骑兵统领一职。
至于当初陛下为何不乘着那机会一举办了费家,傅小官没那心思去追想,但他现在想要动动费家,这和刺杀他那件事并没有关联,他就是不想那八百个村民白白的死去。
如果种田就能够赎罪……这特么天下的田都不够这些人种的!
虞问筠和董书兰撑着纸伞回到了半砚轩,看着朦胧夜色中独自饮茶的傅小官的背影,莫名觉得那背影是如此的孤独,便有莫名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