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2 / 2)

🎁美女直播

「黏结伤口呀。」他说:「你的心受到伤害,在裂缝涂一层,乾後形成保护膜……]

还没说完,看我一眼:

「不行,你用胶水,一下子又伤了。我介绍你用这种超能胶。还有封箱胶布,肉色的,没有人发觉。」

「吓?我的心有那麽伤吗?」我不信:「要胶水就够了,而且我也可以自力复元。」

他见没甚麽赚头,便答:

「随便你。爱情胶水一瓶三万元。」

「甚麽?」

「凭优惠券五折。只限一种。」

「甚麽?」

「你来胡混吗?别碍我做生意。请便!」

《八十七神仙壁》李碧华

北宋年间,洛阳城北邙山一座破旧的古庙前,来了一批官府中人。

此庙在前朝,香火曾经鼎盛。经过岁月,墙壁坍颓,神像的全身已告剥落,壁上的画,面目模糊。

不过庙外几株苍老的松树可以见证,这冷落萧瑟的寺庙,一度客来客往,为了欣赏壁上那五圣千官八十八神仙的行列。相传是吴道子的真迹。

就连杜甫,也题诗称颂“森罗移地轴,妙觉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宫列雁行。冕旖俱秀发,旌旗尽飞扬。”

时间是无情的。

多么恒赫的作品,颜色退去,建筑崩塌,难以好好留存。

至于是谁的遗迹,也无从稽考了。一般老百姓,不问情由,还是希望出自高人手笔。

他们好事地围睹。

官差赶人:

“站开些!站开些!此庙三日内封闭,因官府决意重修。壁画重绘,此旧墙将拆掉……”

“哎,好可惜呀!都砸烂。”

“难道拎回去保存?谁会买下一道墙壁?”

老百姓都在营营耳语。

“即便富商巨贾,也只不过选取较完整一角作个记念吧。”

“东壁那么大,西壁也那么大!”

“——有什么会得比填饱肚子重要呢!”

结论总是这样。

眼看文物快将不保,变成颓垣,惋惜也无用。

忽地人丛中钻出一个素色长袍,面相清奇的老人,年约六十,白发红颜。身伴随同一少年,未及弱冠,似是弟子。

老人相当陌生,不是本地人,不知来自何处。他排众而出,道:

“各位大人,我愿倾尽所有,以三百千得之,尚祈成全。他日当重绘此画,不收分文。”

买卖当然成交。

一夜之间,老人和少年,许是请了帮手,或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把那两面残破的墙壁,主要是壁上的画,都搬走了。

浅紫色的曙光和淡淡的晨雾交融,疏笔点染了山水,明星已坠。

“阿元!阿元!”

老人唤醒了少年:

“我们开始吧!”

这是在深山幽谷之中的一座竹篱茅舍,老人隐居于此,久已逍遥不问世事。——也许是等待一个机缘。

他把阿元收为弟子也是机缘。

阿元是孤ㄦ,只在市集帮闲维生。有时在就鞠的园子外,给踢气球竞技或比赛的富人喝采打气,讨赏。

他天性爱绘画,没钱时以烧焦了的枝子在泥土地上画铁线画。存点小钱,买几张纸临摹。某日老人偶遇他在画驴,便拈须一笑:

“小伙子有天分,但欠点神,让我添你几笔吧。”

老人自篮子中取出色笔,添动几下,果然那驴栩栩如生,似在呼呼喷气。老人忽地飞快以朱砂一点右眼,阿元来不及一看,那头毛驴,竟破纸而出,逃得无影无踪。

阿元楞住,抬头见老人,知非凡。只觉于他亲,也不问底细,慌忙恭然下跪:

“以后请师父教我!”

老人无姓,他只道他忘了。隐士俱无前尘。阿元只晨昏尽弟子礼,潜心习艺。

今天他起晚了,主要是昨宵把一块一块的无故出现在门外的破壁砌好,搬抬得浑身酸疼。睡不到两个时辰,师父已经精神奕奕地准备动工了。

阿元也兴奋地爬起来,听从师父嘱咐。

“我先把壁画摹成纸稿送你,待得寺庙重修,便让之重现。”

——这看来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画中共八十八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