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离死别。”
医生体谅的点点头:“哦,通常会令当事人因心理上的创伤而举止失措,甚至选择性失忆,不想记起。”
“但结果平安无事。”
“那问题出在哪儿?”
女人道:“问题不在我,在------”她鼓起勇气:“在我女儿身上。”
“啊,你女儿多大,发生了什么事?”
“她是辛小晴。”
哦,医生马上知道她是谁。辛小晴是当今乐坛最炙手可热的偶像歌手。22岁,在公司的力捧之下,成为新一代的天后,去年还在红馆举行演唱会,10天的门票2小时内已售完。
小晴也是电影红星,无数广告商品代言人。她的“中国二十大城市巡回演唱”在筹划中。公司打算两年内把她带入好莱坞,晋身国际明星。就在片约签订前夕,忽然传来意外:
“小晴在往美国登台表演途中,出了车祸,昏迷不醒。”
“她怎么了?”医生问。
“我也没见,”女人说:“当我知道意外时,心慌意乱,想既是赶到美国照顾她,万一伤残和破相,前途就完了。”
“听说治疗后已经康复了?”
“公司的封老板说一切他们处理。送她到设备最先进的医院去。为免我担心,嘱我不必前去打扰,总之,一切由他们负全责。”
半年后,小晴康复回家了。
她很健康,精神奕奕,没事人一样,如常地生活、工作。照旧红红火火,万人迷。
回港竖日,已召开记者招待会,宣传一张失踪期间秘密灌录的新专辑,在时代广场举行签名会。
车祸对她没有丝毫影响。22岁,青春少女,身体底子好,一下子又蹦蹦跳跳,不累,连伤痕也没有。
“恭喜你了。”医生说:“年轻人倒下很容易站起来的。”
“不过,不对劲------”女人强调:“我是她相依为命的妈,直觉告诉我:有点奇怪。”
“是她的记忆有毛病了?”
“不,生活细节都记得。”
“爱好呢?”
“和以前一样。”
“会不会是你心理作用?”
大概相隔半年不见,有日夕担忧挂念,虽然公司员来慰问,但以为随时会传来死讯,以致神经衰弱、多疑,所以一时间不能接受好消息,还以为在梦中。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不安。”医生开导她:“我给你开些镇静药,过一阵就没事了。”
“不!”
最初也像失而复得般惊喜,嘘寒问暖,照顾周到。女儿投身娱乐圈,走的是一条什么路,怎会不知。挺辛苦的。
青春女孩,长的好,能演会唱几下----------但,得依靠有背景人士强有力的后台“力捧”,栽培成商品,可以卖钱,才算前途无限。
母女也很清楚,得付出什么代价。
“有时她要出去陪老板,和老板的朋友、客户---------喝酒应酬拌唱---------当然还有其他,我心知肚明。”
女人低下头,声音也小了:“其实小晴歌喉不错,但也非唱的极好,她的实力与声誉不相称,是堆砌打造的摇钱树。而且奔波宣传,还要随叫随到。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干净,不能好好的谈恋爱。有一次重遇中学时的初恋情人,他与女朋友甜甜蜜蜜,虽齐说羡慕她名成利就,但她察觉人家瞧不起她。情绪低落,在半夜偷泣、失眠。她常这个样子。医生,老实告诉你,小晴有服食软性药丸麻醉自己的习惯。”
医生等她继续说。他知道,不必引导,也无须催促,很快,就到重心了。
“这次她回来后,虽然一切都不变,但她情绪太稳定了。没有哭过,甚至眉也没皱过一下-------总是欠了点什么。我明白,她是失去了羞耻心。”
医生心想:这样岂不是更好?
女人脸色有些苍白,但意志开始坚强了,她正视医生:“我怀疑----那平安回家的----不是我女儿,她---是另外一个人!”
“说下去,”医生鼓励:“你怀疑她不是人?”
“啊不,她有体温、脉搏,在太阳下也有影子。她是实在的人,可以摸到,肌肉也有弹性,我总不会认为她是鬼。--------但,不是我的女儿,真的,医生,请相信我,”急泪夺眶而出。
医生耐心的听罢,还是尽忠职守:“现在听你一番话,到底是否幻觉或什么问题,还需要做详细的交谈和心理分析,甚至身体检查,才可知悉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