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一役,我军大溃,仲廷将军身死。厄鲁本想当面谢罪,然后赴死。但是实在无颜面见主公,无颜面对草原,无颜面对匈奴神。唯有在此一死而已。不能死在战场,而死在军营中,不胜愧疚!
草原一役,落军动用威力极高的武器,可远距离发射爆炸武器。比弓弩射程远很多,且威力巨大,可爆炸。我军连日作战,又遇冰雹,本已疲惫,又遭夜袭,军心大乱,阵型大溃。因为此武器的加持,落军战斗力大大增加,爆炸过后即进行骑兵冲击。仲廷将军坚持在现场指挥,严令我立即领残兵离开。我再三央求,仲廷将军一再严令,厄鲁只能领残兵先行撤离。根据后期残兵和观察哨的报告,仲廷将军在观察站上自刎而尽。落军将他的尸骨和我其他匈奴士兵一起埋葬,为“匈奴战死士兵之墓”,并未枭首。
臣有罪!罪该万死!未能劝仲廷将军一并撤离。
臣虽知自己罪该万死,但是部下还有数万之众,臣一旦身死,则残部散矣。残部若散,辜负仲廷将军嘱托,九泉之下无颜面对仲廷将军矣……”
信还没有读完,仲平已经老泪纵横。他这个弟弟,颇为倔强,他是了解的。如此大军崩溃,他如何不了解这个弟弟心里想些什么!糊涂啊!糊涂!如今两个大奖双双殉国,这才是最大的损失啊!
“主公……”身边的部将和侍卫们颇为惊慌,颤抖着说道。毕竟很少有人会有机会看到仲平痛哭。
仲平转头看着这些部将,竟然产生了和厄鲁一样的想法。只有些中低级将领,少许中高级将领。那些大将呢?那个倔强的仲廷呢?勇猛忠诚的厄鲁呢?那个智谋无双的耶索呢?那些人呢?竟然一个个从自己的身边消失,如今他痛苦的时候,迫切要思考未来怎么办的时候,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将!这是真正的败相啊!
“我这个弟弟一直对我说,如果能战死沙场,和士兵弟兄们同葬一墓,也就满足了。”仲平说着眼泪不住地流了下来,“没想到这个徐达竟然满足了我弟弟的要求”。
没有人敢说话,空气凝重得令人窒息。.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后的责任
“臣一旦身死,则残部散矣。残部若散,辜负仲廷将军嘱托,九泉之下无颜面对仲廷将军矣。故臣虽必死,但犹须等主公来时方可放心离去,如此不负仲廷将军之嘱托矣。
草原战役后,我部只有一个成建制的军队,乃是负责北面紧急情况的预备队,此队在落军袭击时已经按照我军惯例装备整齐,所以能完好无损逃离现场。这支建制军队三万人,三个骑兵队。另外在落军猛烈炮火袭击后,残兵或被残忍砍杀,或被围歼投降。只有一万至两万残兵跟随跑了出来。为逃避落军追击,我军不分昼夜行进三日,摆脱了落军的追击。散兵多有掉队者,现在散兵已经编成一个骑兵队,一万余人。
现我残部有四万余人,此处动物较多,水草丰美。我军在此处屯驻数月可保无虞。若军队调动,也可搜集一个月的口粮。~”
仲平读着这些文字,仿佛厄鲁就在他的面前,向他报告。还是那个熟悉的风格,平实,务实,粗中有细,把份内的事情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这支几乎被全歼的队伍,侥幸逃出来的几万人。本应该惊慌失措,完全失去斗志。但是现在却已经完全站稳脚跟,吃饱喝足,精力充沛,保持警惕,随时能再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没错,厄鲁做到了,他没有辜负仲廷对他的嘱托-。
但是这样能干的大将,他仲平十几年辛辛苦苦培养提携起来的将领,为什么一朝决绝地离他而去了呢!仲平想着,又叹息了一声。
“依臣之见,目前匈奴左右部和王庭已经被落军完全占领。落军在此实行了戒严。现在我军兵力微薄,恐无力和落军再次正面抗衡。厄鲁愚见:请主公立即启用耶索将军,指导我军今后战局。立即和赵成的草原狼军团合兵。如此方有看准机会,实行反攻之可能!如若时局仍然不利,则可西进进入河西,再图良策。
仲平大单于万岁!匈奴神保佑我们!”
薄薄的布匹信件轻轻滑落到地上。部将们仍然环绕着、低着头,没有人敢捡起来看,因为他们不是主将,没有那个资格。
仲平的眼神有些冷峻了。或许厄鲁是对的,或者说,此次草原战役的大溃另一个角度也或多或少也说明了耶索的预见性,与他战略分析的正确。但是,耶索回来,已经永远不可能了。因为根据赵成传过来的报告,耶索兵败被俘,已经被送到中原去了。即使能找到他也决不能证明他的忠诚了。他仲平不会冒险将自己的杀手锏草原狼军团重新交给耶索的。
士兵们或许想得和厄鲁一样,要耶索回来,耶索回来,他们便放心了,军心便稳定了。否则虽然明里不说,士兵们心里还是对高层的决策抱有疑虑的。仲平在脑子中搜索着,有没有能替代耶索,又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至于其他两个意见,仲平毫不保留的同意。他的心底终于安心一点了,仿佛已经和大将商议过了,虽然这是大将最后的遗书。在遗书中,这名跟随自己多年的大将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思考都说给了他听,将所有的情况都如实报告了。算是尽了最后一份职责。仲平想着,伤感不已。同时又有失去左膀右臂的慌张感,仿佛底气没有那么足了。
“厚葬。”仲平低声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