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旧◎
苦昼短(二)
傅明染见他看清了自己的脸, 立刻放下了白纱,撩着衣袍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口中道:“周大人,近日可好?”
周檀简短地回道:“托您的福。”
“这簪金馆是陛下亲设, 听说开国之初, 簪金夫人在此住过, 训练出了一批皇家死士, 这才得了这个名字,陛下设在这里, 是希望朝中也有自己的死士。”傅明染毫不客气地提壶想为自己倒杯茶,却发现桌上只有一只茶杯。
那茶杯被周檀死死攥在手里,丝毫没有松手的意思。
“娘娘既知如此,还敢只身前来, 佩服。”周檀道。
“陛下昨日头疼,歇在我宫里了, 我叫人为他熬了些安神汤药,今日罢了早朝,还歇着呢,”傅明染吹了吹自己的指甲, 漫不经心地说, “我拿着旨意出宫看望父亲罢了,今日一日都没有出傅府大门,谈何危险?这簪金馆虽都是陛下心腹,可人, 终究难做心、难做腹, 脏腑是自己的, 可你心腹之人, 又如何不能做他人之人呢?”
“娘娘自然是手眼通天。”
被他接二连三地嘲讽,傅明染终于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她冷哼了一声:“周大人都落到这样的境地了,居然还是不骄不躁,我是该赞您一声心宽,还是嘲您一句自大呢?”
见周檀没说话,她心中勉强得意了些,放松了方才几乎被对方勾起来的情绪:“咱们有旧日的情分在,我来找你,也是为你指一条活路。”
“贵妃慎言,”周檀将手中的茶杯往小几上重重一放,“你我有什么旧日的情分,只有君臣之情,你为贵人,我是臣下,贵妃可不要胡乱攀扯,没得辱没了自己的身份。”
“周大人持身守正,永远都是这样高高在上、冷漠无情,”傅明染深深呼气,她早知周檀是这样的人,不该因他产生情绪的,“我却还记得,当年周大人连中三元,是春风得意的新科状元郎,朱红锦袍,左林卫开队,骑白马过御街,风姿清越,满京城的女子,都想嫁你为妻。”
周檀垂着眼睛,没有说话,也没有看她。
“我随着闺中姐妹去楼上看你,看得入迷了些,低着头,步摇滑落,正落在你的怀里,竟也没碎,墙头倾步摇——这是戏本子里才会出现的佳话,满楼的女子都羡慕我,周大人还亲自上楼来交还。今日我来,是念着这情分。”
她私下从傅府来此,没有挽髻,只是简单地以一支玉簪簪发。
周檀连眼皮都没抬,他像是有些不耐烦一样,叹了口气,但依旧克制而恭敬:“贵妃娘娘,我可不敢同您攀旧情,再说,您这算什么旧情?若真如此,我倒宁愿从未接过您从墙头扔下来的簪子。”
“你这么多年,倒是一点都没变,当年为了拒婚,写那样的诗来侮辱我,如今记恨父亲,又对我说狠话。”傅明染眯了眯眼睛,忽而又想起了什么令她开心的事情,咬着唇笑道,“罢了,如今你也不是满汴都女子春闺梦中的檀郎了,前尘往事俱休,我赏你的婚事,你可还高兴?”
她说到这里,周檀终于有了些反应,手指微颤:“自然。”
“是吗,”傅明染心情颇好地说道,“本以为她新婚收了梨扇就要和你闹一场,没想到到底是清流人家出来的,这样也忍得住。不过,你上次迫她去敲登闻鼓,真是闹得满城风雨,我在内宫之中都听到了这出好戏。听说你从那开始,便常居刑部不怎么回家了,不知道关起门来,是否另有烦心事呢?”
周檀盯着桌子的一角发呆,傅明染这番话,倒让他突然想清楚了一件事。
从小到大,除了母亲之外,他所见过的所有女子都是一样,漂亮、端庄、居高临下,和面前的傅明染一模一样。
传闻说他流连花街,逼迫曲悠去敲登闻鼓替风尘女子鸣冤,从前曲悠并不明白——在她看来,这样的流言简直荒诞可笑,细想一番就觉得无理,可偏偏甫一流出去,众人便深信不疑。
因为他们和傅明染一般,从未想过,一个内宅贵女会主动因为一群贱籍女子的遭遇愤愤不平,甚至愿意牺牲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声名,跑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击鼓鸣冤。
或许有部分看重风骨的读书人会赞一声气节,可在大部分人眼中,这都不是女子会做的事情,故而流言一放出去,人们便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他的心思。
傅明染绝对不会去想那群女子的冤屈跟她有什么关系,所以她也永远不会觉得,会有旁的女子甘愿主动做这样的事。
因为她从来不曾见过。
可是曲悠只会觉得,为她们击鼓远远比自己的名声重要,两相比较,那虚无缥缈的名声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他们是一样的人。
所以他深恩负尽、死生师友之后,孑然一身地身处暗夜当中,仍然会对这熹微的光芒贪心。
傅明染见他深深低着头,以为自己戳到了对方的痛处,便志得意满地不再继续说,反而转移话题道:“周大人可知,我得知你被簪金卫带到这里之后,立刻想办法探了陛下的心思,前几日他还没拿定主意,不过与父亲密谈之后,倒是已有想法,我怕你被吓到,所以提前来告知你一番。”
“傅相允你来此,恐怕不止为了炫耀胜利吧,”周檀平静地回答,“之前的话是你想说的,那你父亲想说的呢?”
“父亲是真心爱才,到这样的时候,还想给你一个机会。”傅明染笑起来,“簪金卫已经查清,任公子当日夜里同春风化雨楼的春娘子在一起,掉下船去,是被栽赃——说来也巧,周大人那日晨起挨了陛下训斥,与杜公子在御街争执,晚上又不曾回府,没带刑部任何一个侍卫,行踪诡秘,您去了哪里,可有人佐证吗?哦,好像……只有汴河周遭一个行路的看见您在那里出现过。”
“自然无人佐证,”周檀道,“难道不是你父亲专门挑了连他自己都找不到我的时候,刻意动的手吗?”
“周大人这是什么话,”傅明染抬手掩嘴,轻轻笑道,“既要杀人,就得承认——你之前就勾结了那个死去的刘氏身侧的婢女,企图构陷杜公子,被当庭拆穿之后,恼羞成怒地杀人,又栽赃给自己的表亲——幸而春娘子愿意为你那表亲作证,否则,他可真是要被你冤死了。”
好顺畅的一整条线,查不到他当天夜晚的下落,以德帝多疑的性子,定然会信的。
周檀在心中想着,任时鸣当日实在倒霉,恐怕推他下船之人是看见他在汴河周遭徘徊,临时起意——毕竟任时鸣与他关系尴尬,无人证明就是他指使杀人,有人证明就是他栽赃陷害。
他托太子暗中寻找证人,不料任时鸣居然在叶流春处,叶流春是大家,说话有分量,既然是她,想必任时鸣便可全身而退了。
他这么想着,松了一口气,傅明染还在继续道:“父亲说,倘若你从今以后愿意忘记那些前尘旧事,便可以依旧回去做你的刑部侍郎,声名都是浮云野马,他有得是办法。太子并非明君,你也知道的,我与你又有旧情在,陛下百年之后,吾儿若上位,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吾儿拜你做帝师,你的声名,会比你老师更加……”
“贵妃。”听到这里,周檀微微攥紧手指,又很快松开,出口打断了她的话。
傅明染看着对面的周檀,感觉心中情绪复杂。
当年,周檀是汴都女儿做梦都想嫁的良配,她遥遥一见也倾心不已,恰好父亲有意招揽,答应替她捉婿。只是周檀毫不领情,不仅拜入了顾之言门下,还想出那样的办法,不惜伤害自己的声名也要拒绝同她的婚事。
不知道的人唾他一句浪荡子,知道的姐妹却在背后笑过她,周檀如此侮辱,她铭心刻骨。
本来父亲就有意送她入后宫,是见周檀确实值得招揽才松的口,如今婚事不成,她只能嫁给了只比父亲小几岁的皇帝。
侯门一入深似海。
后来周檀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变故,她在德帝面前为了保他性命说过两句好话,也在市井之间为他本就恶劣不堪的声名添过一把火。
听说父亲死对头高则的女儿与太子议婚不成,有意转向周檀,她立刻挑了个燃烛案中的清流女儿赐婚下去,盼着对方闹得周檀家宅不宁,叫他知道如此的后果。
可就算他已落入了簪金卫的囚牢当中,神色依旧冷漠高傲,似乎从未将她放在眼中过。
周檀唤了那一声之后,突然看着她低低地笑了起来,他越笑越大声,傅明染从未见过他如此情态,甚至有些被他吓到——在一瞬之间,她确信她看见了周檀眼中掠过的森冷和疯狂。
“多谢你父亲的厚爱,”周檀面上含着嘲讽笑容,眼神锐利得吓人,“也请你转告他,他所行之事,我一桩一件都记得清清楚楚,半分不敢忘,怎么好再承他的情呢。”
“至于你——”
“贵妃娘娘,你难道怨恨我吗?你当年不想入宫,急急挑了我做托付,计划落空,满腹怨怼,可照样在宫中风生水起,权柄和威严如此灼热,你真的后悔过吗?若真嫁了我,你才会后悔。”
其实傅明染也未必没有做过好事,譬如……赐了一门他从前都不敢想的婚事给他。
只是如今不能相告罢了。
“你疯了……”
傅明染打了个寒颤,一时居然没有想出话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