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一辈,一共是两男一女。
除了大伯和父亲之外,他还有一个姑姑叫方立群。
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很穷,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姑姑生下来没多久,就被送走给别人抱养了,也就是说,这个姑姑现在怎么样了,全家人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没了来往。
就剩下了大伯跟父亲两个人。
小的时候。
大伯的学习成绩比较好,而父亲可能也不是读书的料,加上长子在那个年代的确有特殊待遇,所以大伯算是家里比较幸运的孩子,不光能吃饱饭,而且还能读书。
父亲就不一样了。
穿衣服只能穿大伯剩下的。
吃东西,也首先要让大伯吃饱。
小小年纪,就要到生产队里去挣工分,干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
大伯15岁的时候,考上了县城里的中专,彼时的父亲,小学还没毕业。
为了让大伯能继续读下去。
父亲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打算,小小年纪,就跑到人家铁匠铺打工,赚来的钱,就成了大伯读书的生活费来源。
那个时代,因为贫穷的原因,早就了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实谁都不会抱怨。
后来。
大伯从中专毕业之后,进入了那个时候的松山县供销社工作,也算端上了皇粮的饭碗,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而父亲方孝同,靠着自己的努力,到了拖拉机厂当了一名维修学徒。
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方孝远就开始对家里不管不顾了。
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困难,他从来不拿一分钱,就连后来结婚的时候,都没有叫一个家人过去,原因就是因为伯母周婷妹是城里人,她相当看起来大伯这些乡下亲戚,觉得他们的出现会很丢人。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那一年。
父亲手里没钱,也没有房子,就想着跟自己的亲哥哥去借点钱把婚结了。
没想到,大伯和伯母二话不说,就把父亲赶了出来。
再后来。
爷爷奶奶生病了,需要钱住院看病。
这个大伯也是不闻不问,连看都没有再来看过一眼,一直到爷爷奶奶过世,父亲花光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全部家当,把他的父母给安葬了。
大伯和伯母的绝情可想而知。
父亲是个重情义的人。
虽然大伯和伯母如此过分了,也总是告诉母亲,他是自己的大哥,永远都是。
但凡是大伯家里办什么喜事,他都会去送上份子钱。
可是自己家里,两个孩子出生,十六岁成人礼,抑或是后来方野和方姝接连考上大学,不管你发什么请帖,他们都好像没看到一样,理都不会理睬你。
最过分的还不是这个。
最过分的事情发生在方野出车祸之后。
父亲和母亲借了能借的所有钱给方野看病,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找到了大伯和伯母借钱,这两个人非但一分钱没借,还奚落地说这就是方野那孩子的命,治不治都无所谓的。
也就是因为这一次。
父亲对大伯彻底失望了。
两家之间,也就再也没有过来往了。
谁也不会想到,今天他们居然主动上门了。
“伯母是希望我留下后遗症呢?还是不希望呢?”
方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自顾自喝了起来。
听到这个话,周婷妹脸色一变,然后转瞬即逝了,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说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伯母怎么会希望你留下后遗症呢?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说完这句话之后。
周婷妹给已经自顾自坐下来的方孝远使了一个眼色,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一样。